摘要:日前,2025年云南省“党的创新理论我来讲”暨“党课开讲啦”精品征集和交流展播活动在昆举行,发布活动精品入选名单。昆明市4件宣讲作品《双语“小喇叭” 理论声声入万家》《理润老调唤新声》《滇池鱼类的“十年躺赢学”》《团结渠:东川的奋斗赞歌》入选音频类精品作品,其
昆明市宣讲员曹萌萌宣讲作品《联通之路:云南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的三重奏》。 记者孙千喻摄
日前,2025年云南省“党的创新理论我来讲”暨“党课开讲啦”精品征集和交流展播活动在昆举行,发布活动精品入选名单。昆明市4件宣讲作品《双语“小喇叭” 理论声声入万家》《理润老调唤新声》《滇池鱼类的“十年躺赢学”》《团结渠:东川的奋斗赞歌》入选音频类精品作品,其中《双语“小喇叭” 理论声声入万家》《理润老调唤新声》获得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节目创新创优扶持资金。此外,昆明市宣讲作品《以新质生产力助推乡村振兴——八街街道相连村与凤仪村的“花”路径》《大道共通的丝路新章》入选视频类精品作品;《联通之路:云南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的三重奏》入选语言类精品作品。
2025年云南省“党的创新理论我来讲”暨“党课开讲啦”精品征集和交流展播活动由云南省委宣传部、省委组织部、省委社会工作部、省委网信办、省委金融工委、省委省直机关工委、省委教育工委、云南省国资委党委、云南省广播电视局、云南省总工会主办。活动以“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阔步前进,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云南实践”为主题。自今年5月启动以来,活动覆盖全省16个州(市)、各行业征集精品作品,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累计观看量超1万人次。活动旨在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在云南的生动实践。
“党的创新理论我来讲”是云南省培养优秀理论宣讲人才的重要品牌,历年来,昆明市高度重视,认真组织选拔推荐,精心打造宣讲作品,推动全市理论宣讲工作不断出新出彩。
音频宣讲中,《双语“小喇叭” 理论声声入万家》的宣讲员王堇沫、何春华,用“呈贡方言+普通话”的双主播广播节目对话形式,解读“高质量发展”核心要义,用群众听得懂的鲜活例子,印证“新发展理念”“三变革”等理论。王堇沫表示,作品中的案例都是她日常走村串巷实地采访的素材,对当地村民来说就是身边事,用方言和这样的案例阐释党的创新理论,村民更易接受,作品更有群众基础。
脱颖而出的《以新质生产力助推乡村振兴——八街街道相连村与凤仪村的“花”路径》视频作品,以鲜花产业实践故事传播新时代声音。主创人员周正波表示,玫瑰花是安宁的一张名片,用“鲜花”讲理论,内容丰富、易引发共鸣,更容易让党的理论落地生根。
活动展演现场,曹萌萌通过宣讲作品《联通之路:云南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的三重奏》,阐释了在“一带一路”倡议的发展背景下,云南通过“硬联通”“软联通”“心联通”三重实践,稳步推进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最终通过实践表明,高水平对外开放是物质、制度与情感的有机统一,激励人们续写联通世界、共赢未来的篇章。她表示,活动不仅促使她坚持用理论学习武装头脑,更是把党的创新理论用生活化的语言传递给大众的重要窗口。作为一名高校教师,把作品中的精神、信仰的力量传递给同学们,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活动中,一批批优秀宣讲员从全省各个地区、各条战线会聚到一起,他们用“小切口”剖开“大主题”,以身边事传递“新思想”,真正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昆明市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向活动推荐的宣讲作品紧紧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用昆明发展的独特魅力和生动实践宣讲党的理论创新。通过参与活动,既能发掘更多、更接地气、更生活化的理论宣讲素材,还能不断促进基层理论宣讲人才的储备和成长。今年新设置音视频精品作品征集,进一步拓宽了线上理论宣讲、宣传的思路和形式。下一步,昆明市将总结经验、加强理论宣讲人才队伍建设,加大内容和形式创新力度,推动理论宣讲工作深入人心,让老百姓感悟新时代下共同奋进的思想力量,用更多元的传播方式,让党的创新理论在昆明全域“声”生不息。
接下来,昆明市委宣传部将组织此次精品宣讲作品深入基层开展“走基层”巡讲。(昆明日报 记者刘卿 孙千喻)
来源:昆明信息港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