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西和县依托自然优势与资源禀赋,把中药材产业作为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和增加农民收入的一项主导产业来抓,形成园区聚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发展格局,促进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有力促进了农民增收、产业增效、乡村振兴。
近年来,西和县依托自然优势与资源禀赋,把中药材产业作为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和增加农民收入的一项主导产业来抓,形成园区聚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发展格局,促进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有力促进了农民增收、产业增效、乡村振兴。
阳春三月间,春种好时节。在位于西和县何坝镇蔺集村的蔺子轩种植家庭农场中药材种植基地里,村民们正在进行党参、黄芪、柴胡的种植,播种着一年的新希望。种植现场,一排排田垄整齐划一,辛勤的村民们两两搭档、分工明确,一人开渠、一人播种,锄落渠开、手起苗种,娴熟的动作加之默契的配合在广袤的田野上勾勒出了一幅繁忙而不失和谐的春耕画卷。
蔺子轩种植家庭农场负责人 蔺剑锋:“我们流转土地240亩,其中种植党参120亩,红茋90亩,柴胡30亩,亩产分别是1500斤、1800斤、500斤,产值约为350万元左右”。
多年来,西和县按照因地制宜、长短结合、集中连片、整区域推进的原则,采取“统一流转土地、统一种植标准、统一田间管理、统一组织销售、统一购买农业保险”五统一的栽植模式。按照“扩基地促规模、提质量促增效、抓龙头促带动、树品牌促营销”的总体思路,坚持以市场为导向,通过示范引领、招商引资、以标准化种植、初加工增值、产销对接为抓手。努力营造良好营商环境,为企业纾困解难,通过引进龙头企业,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土地流转有效地整合了土地资源,建成千亩中药材种植示范基地。目前中药材种植面积突破15万亩,总产量达2.3万吨,总产值达10.2亿元。实现了中药材产业向标准化、集约化、产业化、效益化和规模化方向发展,确保了中药材的质量和产量,以点带面,整体推进,把“小草药”做成助力群众增收致富的“大产业”。
记者:巩凡 赵靖
来源:陇南西和发布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