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再信电商打败实体店!80%电商要交“线上房租”还得囤货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12 02:35 1

摘要:前几天跟开女装店的表姐唠嗑,她翻着手机里的推广账单叹气:“以前总怕电商抢生意,现在自己也开了网店,才发现电商跟实体店越来越像——要花大价钱买‘线上门面’(直通车、推广位),要囤货压资金,连客人都得靠花钱‘请’,跟当年守着实体店等路人进店没啥区别!”

前几天跟开女装店的表姐唠嗑,她翻着手机里的推广账单叹气:“以前总怕电商抢生意,现在自己也开了网店,才发现电商跟实体店越来越像——要花大价钱买‘线上门面’(直通车、推广位),要囤货压资金,连客人都得靠花钱‘请’,跟当年守着实体店等路人进店没啥区别!”

表姐的吐槽,戳中了太多商家的现状。曾经大家都觉得“电商会把实体店挤垮”,可如今再看,80%的普通电商,正一步步走着实体店的老路,面临着几乎一样的成本压力和生存难题。今天就跟大家掰扯清楚,电商为啥会越来越像实体店,背后的门道是什么,还有哪些能破局的思路。

先看清:80%的电商,正在复制实体店的“成本坑”

曾经电商最大的优势,是“不用交房租、不用囤太多货,成本低”。可现在呢?普通电商的成本一点不比实体店少,甚至有些地方更“烧钱”,这正是它们越来越像实体店的核心原因。

第一,“线上房租”比实体店还贵,不花钱就没流量

实体店要交房租才能开门,电商要交“线上房租”才能有曝光——就是平台的推广费、广告费。比如在某平台开服装店,想让自家衣服排在搜索页前面,就得开“直通车”,客人点一次就要花几块钱;想参加平台的“大促活动”,还得交“坑位费”,少则几千,多则几万,不交就没资格上活动。

做美妆代购的小吴跟我算过一笔账:他网店每个月花在推广上的钱有2万5,相当于在二线城市租个30平的临街门面。他说:“不花钱推广,店铺就像开在没人的小巷子,连个浏览量都没有;花了钱才有流量,可流量来了不一定能成交,等于白交‘房租’,比实体店还憋屈。”

反观十年前,早期做电商的人,只要把产品上架、写清楚详情,就能有自然流量,根本不用花这么多推广费。现在80%的普通电商,要是不投推广,店铺就跟“僵尸号”一样,这跟实体店“不交房租就没法营业”没区别。

第二,囤货压资金,库存风险和实体店一模一样

曾经电商流行“一件代发”,商家不用囤货,有订单了让厂家直接发货,没库存压力。可现在不行了——消费者要“现货”“当天发”,一件代发的物流慢、售后难,客人根本不等,没现货就直接划走。

表姐的服装店就是这样,为了保证发货速度,她在仓库囤了60多万的衣服,春夏秋冬的款式都有。去年冬天因为天气暖和,厚外套卖不动,压了20多万的库存,只能今年降价清仓,光这一项就亏了8万。她说:“这跟实体店压货一模一样,实体店怕换季卖不掉,电商也怕;实体店要租仓库囤货,电商也得租,成本一点没少,还多了物流费。”

现在80%做服装、百货的电商,都面临“不囤货没订单,囤货怕积压”的困境,曾经的“零库存优势”早就没了,跟实体店的库存风险站在了同一起跑线。

第三,“拉客成本”越来越高,留客比实体店还难

实体店只要开在人流量大的地方,就算不做活动,也会有自然到店的客人;老顾客路过了还会进来逛逛,复购相对容易。可电商呢?客人全靠平台推荐,来了一次,下次就很难再找到你的店铺,想让客人复购,得花心思做会员、发优惠券、发消息提醒,成本比实体店高多了。

做家居用品的王哥跟我说:“我网店的获客成本,平均每个客户要50块——花1000块推广,才能带来20个客户;而实体店做个门口海报,吸引路人进店,平均每个客户只要20块。更头疼的是,电商客户忠诚度低,谁家便宜就去谁家,就像实体店的客人‘货比三家’,留都留不住。”

以前电商靠“价格低”就能吸引客户,现在大家价格都差不多,想拉客只能靠烧钱,这跟实体店“靠打折促销吸引客人”一样,而且成本更高、效果更差。

再深挖:电商变得像实体店,背后的门道是什么?

不是电商想变成实体店,而是行业发展到这一步,必然会出现这样的变化,背后有两个核心逻辑:

第一,流量红利没了,“低成本拉客”的时代结束了

早期电商能快速发展,是因为互联网有大量“没被开发的流量”——那时候上网购物的人越来越多,平台能提供足够的自然流量,商家不用花钱就能分到流量。可现在,上网购物的人增长变慢了,流量变得“稀缺”,平台就开始把流量“卖钱”,谁花钱多谁就能拿到更多流量。

这就像实体店的“地段红利”:早期实体店开在市中心,人流量大,不用做推广也能赚钱;后来市中心店铺多了,人流量被分摊,想吸引客人就得做活动、搞宣传,成本自然就高了。电商现在的情况,就是“流量红利”变成了“流量焦虑”,不得不靠花钱买流量,走上了实体店的老路。

第二,消费者要求高了,“只看价格”变成“要体验、要服务”

以前消费者上网购物,图的是“便宜、方便”,只要产品价格低,就算物流慢、售后一般也能接受。可现在不一样了,消费者不仅要便宜,还要“现货秒发”“七天无理由退换”“售后随时响应”,甚至还要“个性化服务”,比如定制尺寸、专属推荐。

为了满足这些需求,电商就得自己囤货、建仓库、招售后团队,这些都需要成本,和实体店“要装修、要雇店员、要做好服务”一样,都是为了让客人满意。比如现在很多电商都做“直播带货”,主播拿着产品展示、解答问题,就像实体店的店员跟客人介绍产品一样,本质上都是在提供“线下式的服务”。

所以,电商变得像实体店,不是电商不行了,而是行业从“拼价格、拼流量”,进入了“拼体验、拼服务”的阶段,而这些体验和服务,都需要付出和实体店相似的成本。

最后说句实在话:不管是电商还是实体店,“做好产品和服务”才是王道

现在很多人抱怨“电商不好做了”“实体店也不好做了”,其实不是行业不行了,而是“靠投机赚钱”的时代结束了。以前电商靠低成本、低价格就能赚钱,实体店靠好地段就能赚钱,现在不行了,不管是哪种模式,都得靠“好产品、好服务”才能留住客户。

表姐后来就换了思路:不再盲目投推广,而是专注做“小众设计师款”女装,质量好、款式独特,吸引了一批喜欢小众风格的老客户;同时在网店搞“老客户专属折扣”“生日礼”,复购率提高了不少。现在她每月推广费降了一半,利润反而涨了15%。她说:“不管是线上还是线下,客人最终买的是产品,是服务,这些做好了,就不怕没生意。”

还有很多实体店,也开始结合电商做“线上线下一起干”——比如服装店开通线上社群,给老客户发新款预告;餐饮店做外卖、搞“到店自提优惠”,拓展客源。它们没纠结“是做电商还是做实体店”,而是把两者的优势结合起来,反而活得更滋润。

所以,别再纠结“电商会不会打败实体店”,也别抱怨“电商变得像实体店”。不管是哪种模式,核心都是“满足客人的需求”。只要你能做出好产品,提供好服务,不管是在线上还是线下,都能找到自己的生存空间——这才是做生意的本质,也是不管行业怎么变,都不会变的道理。

来源:玲姐情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