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9月6日,一年一度的世界肺癌大会(WCLC)在西班牙巴塞罗那盛大开幕。作为肺癌领域极具影响力的学术盛会,WCLC是展示肺癌前沿研究、促进全球学术交流的重要平台,中国多项重磅研究也持续在这个国际舞台上大放异彩。
2025年9月6日,一年一度的世界肺癌大会(WCLC)在西班牙巴塞罗那盛大开幕。作为肺癌领域极具影响力的学术盛会,WCLC是展示肺癌前沿研究、促进全球学术交流的重要平台,中国多项重磅研究也持续在这个国际舞台上大放异彩。
日前,由上海市胸科医院病理科主任韩昱晨教授、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陈文教授领衔的中国首个非小细胞肺癌(NSCLC)神经营养因子受体络氨酸激酶(NTRK)融合检测卫生经济学研究——《中国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pan-TRK IHC初筛+RNA-NGS验证”检测策略的成本效果分析》(Cost-Effectiveness of Initial Pan-TRK IHC Followed by RNA-NGS for NTRK Fusion Detection in Patients with NSCLC in China)(以下简称“研究”),其摘要在WCLC大会上进行了壁报展示。
上图:韩昱晨教授在WCLC大会上进行壁报展示
该研究证实,对于中国NSCLC患者,无论是全体晚期,还是驱动基因阴性患者,采用“pan-TRK免疫组化(IHC)筛查+二代测序(NGS)验证”的检测策略均具有显著的成本效果优势。这揭示了该“两步法”策略对NSCLC患者的获益,也为优化中国NSCLC患者的精准诊疗路径提供了重要依据。
每万人节省超1.2亿元
“两步法”实现“降本增效”
NTRK基因融合是多种成人和儿童肿瘤的致癌驱动因子之一。尽管NTRK基因融合在NSCLC中的发生率约为0.2%,但肺癌作为全球范围内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首位的恶性肿瘤,NTRK基因融合阳性患者总数仍然不容小觑。恩曲替尼(Entrectinib)等TRK抑制剂的出现,为这类患者带来了新的治疗希望。目前,《中国肿瘤学会(CSCO)非小细胞肺癌诊疗指南》、《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CCN)非小细胞肺癌指南》等国内外权威指南均建议NSCLC患者应全面检测包括NTRK融合在内的罕见靶点,确保不遗漏潜在可获益人群。如何更经济高效地检测NTRK融合基因,对于推动NSCLC精准诊疗的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此次研究基于中国卫生系统角度构建决策树模型,共模拟了20,000例晚期或转移性NSCLC患者的诊疗路径,系统性比较了“pan-TRK IHC初筛+RNA-NGS验证”与“单独NGS检测”两种策略的医疗成本和临床获益。研究还针对中国NTRK检测的地区差异和诊疗现状,设置了两种情境进行深度分析:
情境一:假设晚期/转移性NSCLC患者中驱动基因阴性的晚期/转移性NSCLC患者占比40%(驱动基因包括中国已有药物获批的靶点:EGFR、ALK、ROS1、BRAF V600、RET和MET外显子14跳跃突变),对于10,000名驱动基因全阴性的NSCLC患者,“pan-TRK IHC筛查+NGS验证”检测策略显示出3.21个PFLY和2.78个QALY的增量获益,同时总成本降低超1.26亿元(约1774万美元)。
情境二:对于10,000名晚期/转移性NSCLC患者,单独进行NGS检测可获得5278.9个无进展生命年(PFLY)和3750.6个质量调整生命年(QALY),总成本为4.4亿元(约6181万美元);而“pan-TRK IHC筛查+NGS验证”策略相比单独NGS检测,在额外实现PFLY增加1.3年、QALY增加1.1年的同时,总成本节省超过1.27亿元(约1786万美元)。
结果显示,在这两种情境下,“pan-TRK IHC筛查+NGS验证”检测策略均占主导地位,与单独进行NGS检测相比,“两步法”策略在显著降低总成本的同时,为患者带来了更高的生存获益,实现成本和效果的双重提升。此外,研究中“pan-TRK IHC筛查+NGS验证”检测策略还展示出额外获益--每位患者从检测采样到用药的平均等待周期缩短了11天,帮助更多患者争取到宝贵的治疗时间。
韩昱晨教授
上海市胸科医院病理科主任
“此次研究以不同医院医疗检测能力差异为前提,分析了两类不同情境下‘两步法’的经济学价值,结果证实,在中国NSCLC患者中先采用pan-TRK IHC检测快速筛选阳性患者、再进行NGS复核避免漏检的策略,不仅具有显著的成本效果优势,还可为患者平均缩短11天等待时间,这对于临床效率的提升、争取精准的靶向治疗机会至关重要。该研究成果为制定符合中国国情的NTRK检测规范又提供了关键的数据和证据积累,期望在未来推动更多精准诊疗资源的高效配置。”
陈文教授
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面对有限的医疗资源,如何平衡检测效果与经济效益是精准诊疗落地的核心挑战。此次研究证实,对于中国NSCLC患者,无论是全体晚期,还是驱动基因阴性患者,‘两步法’检测策略都实现了‘降本增效’的双赢局面。这不仅能为临床实践提供决策依据,更对符合中国不同地区实际情况的医疗健康政策制定具有启示意义。”
优化NTRK检测路径
推动NSCLC精准诊疗体系升级
通过精准检测NTRK基因融合状态可以帮助有效筛选出适合接受TRK抑制剂治疗的患者,从而实现精准治疗。pan-TRK IHC 检测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流程耗时短和成本低等优势,多个国内外临床指南及共识均一致推荐pan-TRK IHC可作为NTRK融合检测的初筛方法。
近年来,针对NTRK基因融合诊疗路径的优化备受关注。2024年ASCO发布的一项全国大型多中心临床研究证实,利用扩增染色方案和推荐的cutoff值,pan-TRK IHC检测显示出高灵敏度以及良好的特异性和准确性,提高了对NTRK 融合突变的筛选和富集效率,为IHC检测用于实体瘤NTRK融合突变阳性患者的筛查提供了关键的数据支持。此外,发表于今年ASCO的卫生经济学研究《中国实体瘤NTRK融合突变检测策略的成本效果分析》,首次在中国人群数据中验证了NTRK融合突变检测的两步法策略具有显著成本效果优势,为我国乃至全球肿瘤精准诊疗路径的优化提供了关键证据。
从已发表国际研究来看,目前NTRK融合突变的IHC检测主要以pan-TRK (EPR17341)抗体为主。2019版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SMO)指南推荐在NTRK阳性率较低的一些常见肿瘤类型,如肺癌、结直肠癌,可选择pan-TRK(EPR17341)IHC作为初筛富集NTRK融合突变,再用NGS方法进行验证。2019年9月,继获FDA、欧盟CE IVD批准后,罗氏诊断pan-TRK (EPR17341)抗体试剂(免疫组织化学法),正式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准上市。
赵敏女士
罗氏诊断中国高级总监-病理诊断部
“作为深耕病理领域的创新者,罗氏诊断始终致力于推动肿瘤精准诊断技术的革新。此次重磅发布于肺癌大会的研究,进一步验证了‘pan-TRK IHC筛查+NGS验证’检测策略对于中国NSCLC患者的卫生经济学价值,这与罗氏诊断‘在中国,为中国’的战略高度契合——我们不仅提供创新、具有高医学价值的诊断产品和服务,更通过本土化研究,支持助力中国精准医疗的高质量发展。未来,我们将持续推动pan-TRK IHC检测在肺癌精准诊疗领域的广泛应用,让更多患者从高效、可及的精准医疗中获益。
参考文献:
周洁, 等. 中国肿瘤临床,2020,47(12):633-636.
C Marchiò, Scaltriti M , Ladanyi M , et al. ESMO recommendations on the standard methods to detect NTRK fusions in daily practice and clinical research[J]. Annals of Oncology, 2019, 30(9).
ASCO 2024 (Abstract #: e15160). https://meetings.asco.org/abstracts-presentations/235585
ASCO 2025(Abstract #: 3131). https://meetings.asco.org/abstracts-presentations/250285
Solomon, James P., et al. "NTRK fusion detection across multiple assays and 33,997 cases: diagnostic implications and pitfalls." Modern pathology: an official journal of the United States and Canadian Academy of Pathology, Inc (2019).
Hechtman, Jaclyn F., et al. "Pan-Trk immunohistochemistry is an efficient and reliable screen for the detection of NTRK fusions."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surgical pathology 41.11 (2017): 1547.
Feng, Janine, et al. "80P TRK wild-type and fusion protein expression in solid tumors: Characterization by immunohistochemistry and in situ hybridization." Annals of Oncology 29.suppl_6 (2018): mdy314-021.
审校:Faline
排版:Aurora
执行:Squid
本平台旨在为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传递更多医学信息。本平台发布的内容,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疗指导,也不应被视为诊疗建议。如该等信息被用于了解医学信息以外的目的,本平台不承担相关责任。本平台对发布的内容,并不代表同意其描述和观点。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权利人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处理。
来源:医脉通肿瘤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