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简单来说,它就是一款打卡软件,但好玩到让我有点上瘾。我甚至直接在手机上,加了单独的一页,放上它的小组件。
简单来说,它就是一款打卡软件,但好玩到让我有点上瘾。我甚至直接在手机上,加了单独的一页,放上它的小组件。
为什么它有这样的魔力?
01
它帮我把很多「想做却老是坚持不下去」的事,变成了日常行动。
比如,我要求自己每天吃鱼油。以前经常漏吃,或者早上吃了晚上又忘了,结果重复了一份。现在,早上吃完立刻打个「吃鱼油」卡,自然就坚持下来了。
又比如,我熬夜比较多,于是加入了「每天睡够七小时」的打卡。每当想熬夜时,就会想到:明天可能打不了卡了,不如赶紧睡。
↑ 两个每天的日常打卡
02
除了个人习惯养成,我还参加了一些别人发起的打卡活动。
↑ 「广场」上有很多他人发起的打卡活动
比如「夸奖一个人」。
现在互联网戾气很重,这也让我们变得急躁,一不如意,就是「这不行」「你不好」。结果呢?周围关系越来越紧张,事情越来越难推进。
这个活动的妙处就是,通过主动去夸夸别人,在打卡的过程中,建立舒服又稳定的关系。
还有「每天夸夸自己」。
这更有意思。我们太擅长挑自己毛病了:工作没做好、收入不够高、未来不乐观……半小时能想出100 条「我不行」的论据。久而久之,这就演变成一种自我认知——我果然不行。
解法很简单,每天夸自己几句,温柔地拉自己一把:
· 今天完成了 30 分钟游泳,我真棒!· 今天看完了一本书,我真棒!· 今天坐车时采访了司机师傅,我真棒!一个人走得快,一群人走得远。
我还加入了两个组队打卡:
· 每天学习 1 小时:提醒自己,工作了也要持续成长。· 百里行:每月走 100 公里。有时我也会中断,但看到小伙伴们还在坚持时,就会被莫名鼓舞:那我也试试继续!
而当我发出坚持的动态,也会收到点赞——这种感觉,就像路上一个陌生人的微笑,简单又温暖。
↑ 小组内的互动
04
为什么这款打卡软件会让自己着迷?
仔细想想,它确实符合习惯养成的三个条件:
1.足够简单:像「夸一夸自己」,10 秒就能完成2.有人陪伴:加入群组,没人强迫你,但你可以看到别人的努力,自己就想坚持。3.及时反馈:完成后打卡留痕,成就感立刻出现。05
有一天打卡结束后,我突然想起了一段往事。
2002 年,我读小学六年级。好朋友送了我一本从成都带回的精致日记本,好像花了 20 多元。我当时就下定决心——要把它写满。于是每天记录百来字,一写就是 23 年。
正是这些坚持,让我有机会出书,也有机会在这个平台与大家交流。
同时,这段经历让我相信:长期积累的力量。改变源于微小,短期看不出成果,但日复一日,它会在不知不觉中塑造一个更好的你。
所以,最后我也邀请你,加入我发起的一个打卡活动:每日复盘。每天用 3 分钟,记录自己的坚持与成长。
来源:职场效率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