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反映社情民意,推动民生改善。为深入关注百姓生活、反映社会民生,市融媒体中心特开辟【民生大视野】栏目,通过节目访谈、专题报道、网络直播等形式深入调查和采访,聚焦民众关切,从民之诉求出发,倾听民声、传递民情、纾解民忧,敬请关注!
反映社情民意,推动民生改善。为深入关注百姓生活、反映社会民生,市融媒体中心特开辟【民生大视野】栏目,通过节目访谈、专题报道、网络直播等形式深入调查和采访,聚焦民众关切,从民之诉求出发,倾听民声、传递民情、纾解民忧,敬请关注!
贪凉需谨慎 冰饮料和冰棒或成健康“杀手”
冰棒、冰饮料等冷饮成为街头巷尾的“消暑标配”,冷饮虽能带来即时清凉,若毫无节制地过量食用,可能给身体埋下健康隐患。
市中医医院肺病科脾胃病科副主任医师王燕介绍,高温天气下,人体血管处于扩张状态,剧烈运动后若立即饮用大量低温冷饮,会导致全身血管骤然收缩痉挛,出现一过性血压升高,严重的可能反射性的引起冠脉痉挛,从而引发心绞痛等症状。
除了心血管风险,冷饮对消化系统的刺激也不容忽视。大量冰冷食物进入胃肠道后,导致胃壁痉挛出现腹痛,同时破坏消化酶活性,导致消化不良出现腹胀,而冷刺激会引起肠蠕动,加快出现腹泻等症状。
此外,大量食用冷饮还可能引发“冰激凌头痛”、消化不良、腹痛腹泻等问题。对于老年人、孕妇、儿童以及患有高血压、冠心病、动脉硬化等疾病的人群来说,冷饮的危害更是不容小觑。
中医专家建议,夏季解暑可以选择一些凉性饮品替代,比如酸梅汤、绿豆汤、薄荷凉茶等,既能补水,又能消暑。如果实在想喝冷饮,每天摄入量不宜超过150ml,且不要在饭前空腹或者饱腹后饮用,应小口慢咽,含温再咽,以减少肠胃刺激。
来源:洞庭湖边那些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