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写作是思想的外化,公文是工作的指引,一篇好文章胜似十个好案子。通辽检察开设《“以笔驭刀”先锋汇》栏目,集中展示“笔杆子”公文信息写作竞赛获奖个人与优秀组织,旨在展现“以文辅政”的智慧、“以笔驭刀”的锋芒,激励全市检察人员锤炼笔力、深耕文功,以文字精准服务领导决
以笔驭刀先锋汇
写作是思想的外化,公文是工作的指引,一篇好文章胜似十个好案子。通辽检察开设《“以笔驭刀”先锋汇》栏目,集中展示“笔杆子”公文信息写作竞赛获奖个人与优秀组织,旨在展现“以文辅政”的智慧、“以笔驭刀”的锋芒,激励全市检察人员锤炼笔力、深耕文功,以文字精准服务领导决策、高效赋能检察履职,为检察事业高质量发展注入笔力动能。
全市检察机关公文信息写作竞赛
优秀组织奖
霍林郭勒市人民检察院
近年来,霍林郭勒市检察院将品牌建设作为提振精神、提升业绩、提高能力的具体抓手,将更好的传播“检察声音”作为重要目标,积极打造“以老带新,结对互助”工作模式,成立信息写作团队,将检察履职的点滴成效转化为服务决策的“智慧素材”,将司法为民的生动实践凝练成传递法治声音的“鲜活载体”。多年来,用精准、及时、深度的信息作品,为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的“文字动能。”此次全市检察机关公文写作竞赛,该院共有28人参加初赛,7人进入复赛,5人斩获“金、银、铜”笔杆子奖,并荣获“优秀组织奖”。
01 丰富工作模式
强化组织领导“牵引力”
霍林郭勒检察院着力打造以培养青年检察骨干人才为目标的“霍检青年学思会”学习品牌,依据不同工作条线、不同类别人员的实际需求,个性化制定外出培训计划表,坚持“请进来、走出去”原则。一是开展实战化岗位练兵,通过举办年度公文写作竞赛、检察官助理及书记员业务技能竞赛、“检察大讲堂”、邀请专家作专题辅导等方式,释放叠加效应,实现提素能、育人才、强业务的良性循环。二是建立青年骨干列席检委会制度、法检互派交流学习机制,通过跟班学习、重大疑难复杂案件研讨、交流互鉴,强化信息共享、拓宽案源线索,助力青年干警成长成才。三是在工作中,坚持“检察业务、调研写作、信息技术、媒体宣传、综合行政”五类人才均衡发展,有针对性的成立新媒体工作室、调研信息写作组及青年宣讲团队。
02 聚焦能力提升
激活全员参与“内动力”
在通辽市检察院部署开展的全市检察机关公文信息写作竞赛中,该院高度重视、精心组织,以“以赛促学、以赛提能”为目标,扎实推进竞赛各项组织工作,先后召开2次会议,明确“全员参与、重点培育、力求实效”的工作思路。由办公室牵头落实通辽市检察机关公文信息写作的相关事宜,细化“宣传动员、培训辅导”,政治部负责检察人员参赛动员和时间协调,各业务部门指定联络员,确保竞赛要求传达至每一名检察人员。
为此次竞赛能够取得良好效果,该院以“全员覆盖、分层培育”为原则,开展“阶梯式”培训,搭建多维度备赛平台,推动公文信息写作能力全员提升。一是针对不同群体开展精准辅导,对新入职的检察人员开设“公文入门课”,主要围绕政治理论、检察业务常识、公文基础知识、文稿写作等基础知识进行讲授。二是对信息写作的骨干力量组织“精品案例研讨班”,选取最高人民检察院、内蒙古自治区检察院及全国各地检察机关的优秀信息稿件,围绕“选题角度、数据运用、语言风格”等进行分析拆解,累计开展培训3次,覆盖40余人次;三是为加强年轻骨干培养,跨部门集聚各业务科室的写作能手与综合部门人员组建“写作小组”,专人负责打造典型案例、挖掘部门亮点,定期完成调研信息稿件,培养“能讲会写办好案”的复合型检察人才。
03 以赛促建谋长远
巩固组织工作“辐射力”
此次公文信息写作竞赛推动了检察工作的提质增效。该院将以此次竞赛为契机,持续加强公文信息写作能力培养,以“文”辅政、以“文”聚力,为新时代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强支撑。一是抓落实,保稳定。严格落实“以笔驭刀、刀笔兼通”工作要求,常态化组织开展公文信息写作工作,做到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确保信息写作工作有序、有力推进。二是抓培训,提素能。日常工作中通过以会代训、视频学习、组织竞赛等方式,加强信息写作培训、实践锻炼,进一步提高检察人员写作能力。三是抓重点,出精品。围绕检察重点、亮点及本地区特色工作,加强与业务部门协作,共同策划撰写推出高质量稿件。
“笔尖有力量,文字有温度”。霍林郭勒市检察院的信息写作团队用一篇篇凝聚汗水的文字,记录着检察履职的足迹,传递着法治建设的声音。未来,他们将继续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事事落实到位”的执行力,让信息写作成为服务大局、司法为民的“助推器”,为新时代检察工作贡献更多“文字力量”。
来源:通辽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