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大家好~阅读文章前辛苦您点下“关注”,我们可以一起讨论哦~为了回馈您的支持,我将每日更新优质内容。
文 | 小鲤
编辑 | 小鲤
国足世预赛濒临出局,网友从愤怒转为麻木
9月9日晚,中国U22男足与澳大利亚的这场比赛,注定会被写进中国足球的历史,只是这历史,有些尴尬……
比赛还没开始,双方的就很平淡,看不出那种即将要争胜负的决心,还是因为这场比赛很特殊,如果是平局,两队会携手晋级,但其中一方赢了,就只能赢的球队晋级。
也正是这样,双方都心照不宣的把这场比赛踢成了友谊赛,毕竟不用费多大力气,就能和对手一起晋级,甚至还能卖对方个人情,何乐而不为呢?
看了整场比赛,只能说对方真的在卖我们人情,因为全场比赛,U22国足0射门!
是的,你没看错,堂堂国字号球队,90分钟里连一脚射门都没有,和很多球迷一样,我看直播的时候也很惊讶。
比赛结束后,不少球迷表示:“0射门也能晋级?这是在踢球还是在演戏?”
更有网友直接给这场比赛贴上了默契球的标签,虽然没有证据,但那种双方都不想赢球的态度,确实让人看得憋屈。
回过头看看小组赛的整体表现,U22国足三战2胜1平,前两场先是2:1险胜东帝汶,后面又10:0血洗北马里亚纳群岛。
看起来成绩不错,但细想想,对手的实力实在让人不敢恭维。
东帝汶一个人口只有一百多万的小国,北马里亚纳群岛,FIFA排名也在200开外,赢了这样的对手,真的值得骄傲吗?
最让人哭笑不得的是,u22居然被冠以历史性晋级的名号,历史性?如果0射门也算历史,那这历史未免太廉价了些。
就这成绩,要说完成了晋级目标,是真不太好意思说出口。
有意思的是,中国队以四个成绩最好的小组第二身份晋级,换句话说,如果不是其他小组的第二名更差,我们可能连这个晋级资格都拿不到。
这就是中国足球的现状,不求赢球,只求不输;不求精彩,只求晋级,当保守成为习惯,当功利成为常态,我们还有什么资格去谈论足球的赛场和精神?
最重要的是,人家日本国足一直在进步,很多时候我们都踢不过人家,甚至还出现过被人家7-0的情况。
这让中国球迷的脸往哪放?怎么去赛场前加油?
更讽刺的是,就在U22晋级的同时,成年国足正在世预赛的泥潭里苦苦挣扎。
2胜4负,小组垫底,晋级希望渺茫,从U系列到成年队,中国足球似乎陷入了找个圈套,年轻时靠运气,成年后靠奇迹……
中国足球,没人骂了。
这句话,道出了多少球迷的心酸,从愤怒到失望,从失望到麻木,这或许是比输球更可怕的事情。
当球迷们还在为这场默契球争论不休时,一个更劲爆的消息曝出,王钰栋、胡荷韬这两位国足新星,居然被多家欧洲豪门俱乐部盯上了!
德甲的门兴、沃尔夫斯堡,法甲的欧塞尔,据说都盯上了王钰栋,可就是这位在对阵澳大利亚时连球都拿不稳的18岁小将,真的能征服挑剔的欧洲教练吗?
教练安东尼奥在赛后记者会上,显得异常冷静,面对媒体的质疑,他没有回避,反而坦然承认了自己的保守。
说实话,从纯粹的功利角度看,安东尼奥的选择无可厚非,0:0的结果,两队都能晋级,何必要冒险进攻呢?但问题是,这真的是中国足球想要的吗?
比赛最后十分钟,当澳大利亚球员开始在后场倒脚时,安东尼奥在场边疯狂挥手,示意球员全部退防。
更让人唏嘘的是王钰栋的表现,他一直被大家被誉为中国足球新希望的天才少年,在澳大利亚强壮的后卫面前,还是有点欠缺。
安东尼奥的阵型,已经成了U系列国家队的标配,两年前的U20亚洲杯,他就是靠这套打法带队杀进八强,当时的核心是艾菲尔丁,现在换成了王钰栋,但战术思路并没变。
不得不承认,安东尼奥确实是近年来最成功的U系列主教练,U16出线,U20进八强,U23也晋级了,从成绩单看,他交出了一份完美的答卷。
但这些成绩的含金量有多少,大家心里都知道。
U16时期,对手基本都是东南亚球队;U20那次,小组赛也是靠虐菜出线;这次U23,更是以0射门的方式晋级。
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成绩,更需要看到进步。
最让人担心的是,这种功利足球的思维,可能正在毒害中国足球的未来,当年轻球员从小就被灌输不求赢球,只求不输的理念时,我们还能期待他们在成年后突然变得勇敢吗?
看看日本、韩国的U系列球队,哪一支不是坚持技术流打法?输球也要坚持自己的风格,这才是强队应有的底气。
有球迷表示,中国足球最大的悲哀,不是输球,而是赢得没有尊严。
当安东尼奥的合同还有一年时,当他还要带这支球队征战正赛时,我们能期待什么改变吗?答案,恐怕不太乐观。
这次比赛,已经是我们12年来第N次输给澳大利亚了,准确地说,是12年不胜……
从2013年开始,无论是成年队还是青年队,我们基本上就没赢过,也是因为这样,大家才说历史性晋级有点尴尬。
不管怎样,这次晋级,确实是创造了十几年来历史性的突破,也拿到了比赛资格,我们还是要着重培养一下年轻人的实力,期待在下次比赛能再次拿到成绩。
即便我们的成绩可能没那么突出,还是有欧洲俱乐部盯上我们的球员,那就是王钰栋、胡荷韬,他俩都是国足未来的希望。
知道这个消息后,很多球迷想的是为啥要去国外打球,他们的实力能去国外吗?去了还回来吗?
其实去国外打球对球员的锻炼很强,考验也很强, 能被俱乐部看上也是一个机会。
胡荷韬的情况稍微好一些,至少在中超赛场上,他还算是表现稳定的中场球员,22岁的年纪,技术特点也比较鲜明。
回想起来,从董方卓到张稀哲,从韦世豪到张玉宁,我们的留洋故事总是以失败告终,每一次都是满怀希望地出发,每一次都是黯然神伤地归来。
王钰栋的情况特殊,作为U22的核心,他承载了太多人的期望,可就是这样一个核心,在对阵澳大利亚时,表现的也有点生疏。
想想看,一个中国球员,哪怕只是坐在替补席上,都能带来巨大的关注度,更何况,王钰栋背后还有中超俱乐部的支持。
胡荷韬的机会可能更现实一些,欧塞尔虽然只是法乙球队,但至少能提供稳定的出场时间,对于一个22岁的球员来说,这或许是更好的选择。
王钰栋、胡荷韬的留洋传闻,不管真假,至少让我们看到了年轻人的可能性,中国足球的未来,或许就藏在这些18岁、22岁的年轻人身上。
是的,我们的技术很糙,战术很保守,但这不代表我们要放弃希望,每一个时代都有自己的困境,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使命。
让我们给时间一点时间,给年轻人一些机会,毕竟,奇迹这种东西,总是在你最不抱希望的时候出现。
信息来源
《出线了!国足0:0逼平澳大利亚,晋级U23亚洲杯决赛圈》——大河报
来源:月尘染星河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