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清明时节雨纷纷,代祭扫墓引热议。2025年清明节前夕,国内知名跑腿平台UU跑腿推出高价代祭扫服务,其中最高档套餐定价4999元,包含茅台酒祭奠、墓地修缮、定制微纪录片等“高端服务”,迅速登上热搜。截至4月4日,该服务已售出685单,但争议声也随之而来——有人称
清明时节雨纷纷,代祭扫墓引热议。2025年清明节前夕,国内知名跑腿平台UU跑腿推出高价代祭扫服务,其中最高档套餐定价4999元,包含茅台酒祭奠、墓地修缮、定制微纪录片等“高端服务”,迅速登上热搜。截至4月4日,该服务已售出685单,但争议声也随之而来——有人称这是“让孝心触手可及”,也有人质疑“扫墓成了炫富生意”。
▎代扫墓服务“高端化”:茅台酒、微纪录片成标配
据UU跑腿官方介绍,此次推出的清明代祭扫服务分为三档,价格从249元到4999元不等。基础套餐包含代买鲜花、水果、代行鞠躬礼等服务;而4999元的顶配版则堪称“奢华”:跑腿员需携带市场价约2700元的53度飞天茅台酒作为祭品,提供偏远山区墓地寻址、清理杂草、修补墓碑等深度服务,甚至附赠一支3分钟的定制微纪录片,记录扫墓全程。
平台客服强调,所有服务均可“按需定制”,茅台酒由跑腿员线下采购并全程录像,“保证正品”。对于网友“是否涉嫌酒类广告”的质疑,客服回应称“茅台仅作为可选祭品,不强制购买”。
▎网友争议:刚需还是噱头?
这一服务迅速引发两极评价。支持者认为,代扫墓解决了异地工作、行动不便人群的痛点。北京白领李女士表示:“父母墓地在贵州山区,我怀孕不便长途跋涉,高价套餐包含寻墓和修缮,确实省心。”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流动人口已达3.8亿,代祭扫需求客观存在。
反对声则聚焦于“商业行为对传统情感的侵蚀”。民俗学者王立群指出:“祭祖核心在于心意,若连墓地位置都要他人代寻,亲情纽带恐被异化。”更有网友吐槽:“纪录片拍给谁看?难道发朋友圈证明孝心?”
▎“代经济”狂飙下的伦理困局
事实上,UU跑腿并非首个试水代祭扫的企业。早在2021年,某电商平台就出现“代哭坟”“代磕头”服务,标价高达2000元/小时。据《2025中国礼仪服务市场报告》,代祭扫产业规模已突破50亿元,且年增长率超30%。
然而,灰色地带始终存在。2023年江苏曾曝出“代扫墓直播造假”事件,跑腿员在他人墓前摆拍欺骗客户;部分平台对墓地环境、祭祀礼仪缺乏标准化流程,导致纠纷频发。此次UU跑腿推出高价套餐,虽强调“全程视频留证”,但如何监管服务真实性仍是难题。
▎专家:规范与尊重需并行
面对争议,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研究所研究员张明建议:“代祭扫服务应划定底线,比如禁止涉及封建迷信、大额财物焚烧等行为。”他同时呼吁建立行业标准,规定服务人员资质、操作流程和投诉机制。
江苏省民政厅相关负责人则表示,正在研究代祭扫服务管理办法,拟要求平台备案服务项目、公示收费标准,并对酒类、奢侈品等特殊祭品设置限制。
结语
当科技让“千里尽孝”成为可能,如何在商业便利与文化敬畏之间找到平衡,或许比讨论“该不该花4999元扫墓”更为重要。毕竟,清明不仅是仪式,更是一场关乎记忆与传承的文明对话。对此您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来源:国货崛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