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读懂怎样培养萌娃面对不完美时相信自己的能力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10 09:30 1

摘要:孩子遇挫就哭闹,这是不少家长常常会碰到的头疼事儿。在幼儿园里,这样的场景可不少见。有的小朋友画画时不小心画错一笔,马上就大哭起来,扔掉画笔,嚷嚷着自己画不好;搭积木时,要是积木倒了,有些孩子就急得直跺脚,甚至直接放弃不玩了。为啥孩子会这样呢?这和 3 - 8

孩子遇挫就哭闹,这是不少家长常常会碰到的头疼事儿。在幼儿园里,这样的场景可不少见。有的小朋友画画时不小心画错一笔,马上就大哭起来,扔掉画笔,嚷嚷着自己画不好;搭积木时,要是积木倒了,有些孩子就急得直跺脚,甚至直接放弃不玩了。为啥孩子会这样呢?这和 3 - 8 岁孩子的心理发展特点有关。这个阶段孩子自我意识开始变强,但抗挫折能力还比较弱,他们渴望把事情做好,得到表扬,一旦遇到不完美,挫败感就容易冒出来。

既然知道了问题所在,那怎么培养孩子面对不完美时相信自己的能力呢?我有三个核心方法可以和大家分享。

首先是给孩子试错空间。家长得允许孩子犯错,就像搭积木倒塌时,别急着伸手帮忙重建。我记得有个小男孩,搭积木总倒,他妈妈一开始忍不住就上手帮他。后来听了我的建议,让孩子自己观察。孩子仔细看了看,发现是底部积木没摆稳,之后再搭就稳多了。在这个过程中,孩子学会了思考和解决问题,信心也更足了。

有了试错空间还不够,榜样示范也很重要。家长可以通过生活场景来示范如何接纳不完美。有位家长跟我说,她做饭烧焦了,本来挺沮丧的,后来想到要给孩子做个好榜样,就笑着说“下次火候调整就好”。孩子看到妈妈这样,也慢慢学会用乐观的心态面对不完美。

除了试错空间和榜样示范,还有阶梯挑战,也就是“小步成功法”。把复杂任务拆解成可完成的小目标。比如孩子学写字,一开始写得歪歪扭扭,家长可以先让孩子练横,再练竖,一个笔画一个笔画地练,等孩子把单个笔画写好了,再组合成字。这样孩子在逐步实现小目标的过程中,就能积累信心。

这三个核心方法听起来不错,那在日常场景中该怎么应用呢?

写作业的时候,孩子可能会遇到难题就不想做了。这时候,我们就可以用“小步成功法”,把难题拆分成一个个小问题。比如数学应用题,先让孩子找出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再分析问题,一步一步引导孩子解决。要是孩子写错了,别批评,让他自己检查,给他试错的机会。

玩游戏也是培养孩子抗挫折能力的好时机。像玩拼图,孩子拼不出来可能会着急。我们可以先示范怎么找边缘的拼图块,让孩子从简单的开始,慢慢增加难度。在这个过程中,家长要多鼓励孩子,让他相信自己能完成。

上兴趣班的时候,孩子可能会遇到瓶颈。比如学跳舞,某个动作总是做不好。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分析原因,是动作没记熟,还是力度没掌握好。同时,家长要展示出接纳不完美的态度,告诉孩子这是正常的,多练习就会进步。

日常应用方法有了,长期培养机制也不能少。

一个是写情绪日记。让孩子每天记录自己遇到的不开心的事情,以及是怎么解决的。这样可以帮助孩子回顾自己的成长过程,也能让家长了解孩子的心理状态。比如孩子在日记里写,今天画画没画好很伤心,但是后来重新画,画得比之前好多了。通过写日记,孩子能更积极地面对挫折。

另一个是建立成功档案。把孩子的小成就记录下来,比如学会了一首新歌,画了一幅漂亮的画。当孩子遇到挫折的时候,看看成功档案,就能想起自己曾经的进步,从而更有信心克服困难。

培养孩子面对不完美的能力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儿,需要我们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多些耐心,用上这些方法,孩子一定能在面对不完美时相信自己,变得更加坚强和自信。

来源:奶爸聊育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