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掉粉一万后,她亲手给奶奶换尿布的视频又冲上热搜,评论区炸锅了。
掉粉一万后,她亲手给奶奶换尿布的视频又冲上热搜,评论区炸锅了。
三天前,亚慧在直播里数落家里阿姨,说对方把孩子的水杯放错位置,声音拔高八度。
屏幕另一头,粉丝数从89万跌到88万,只用了一小时。
有人录屏,有人取关,有人留言:你也有老的那天。
风波没停,她带着相机回乡下。
镜头里,奶奶躺在床上,亚慧拆开粉色娃娃的包装,随手把外层纸盒丢进垃圾桶。
侄女在旁边提醒:签名在盒子上。
她愣了两秒,把盒子捡回来,签名已经被垃圾沾湿。
视频剪完发出去,弹幕飘过:连村长签名都不当回事,能有多孝顺。
后半段画风变了。
亚慧戴上一次性手套,把奶奶侧身,撕下旧尿布,用温水擦,再贴新片。
整套动作不到三分钟。
她对着镜头说,以前在实习过,护工手法不如自己熟练。
这一段点赞破十万,留言分成两派:一派说亲力亲为难得,另一派说拍出来就是为了洗白。
翻她过往视频,能找到线索。
半年前,她教网友如何面试育儿嫂,列出十条标准:指甲不能长过1毫米,冲奶水温必须37度。
当时评论区全是收藏。
如今再看,同一批人回来挖坟:标准这么高,怎么对自己家人就粗心。
村长签名事件里,被忽略的是那个粉色娃娃。
同款在电商平台月销三千,带签名款溢价三倍。
粉丝经济里,一个签名能把十块钱的玩具炒到上百。
亚慧把它当垃圾扔,等于把流量密码扔进垃圾桶。
有人算过账,那一扔,至少损失五位数商务合作。
换尿布那段,弹幕最密集的不是感动,而是质疑:为什么拍特写。
镜头离老人臀部不到半米,高清到皮肤纹理可见。
平台规则里,老人露肤画面需要打码,视频却完整发布。
有人,有人解释是家属同意。
平台没下架,播放量继续涨。
同类博主踩过同样的坑。
去年,某母婴大V拍给婆婆喂饭,被扒出婆婆当天发烧38度,为了拍视频没送。
数据反噬来得快,品牌方连夜解约。
亚慧这次把老人隐私推到镜头前,和前辈们走的是同一条钢丝。
粉丝掉了一万,商务报价没降。
品牌看的是活粉率,她后台数据显示,取关的多是路人,核心粉丝反而更活跃。
业内朋友透露,已经有纸尿裤品牌找她试播,报价六位数。
黑红也是红,这句话在短视频圈永不过时。
看完整件事,最难受的是阿姨。
网传她已经离职,新工作月薪少了两千。
亚慧没回应,只在评论区置顶:家人最重要。
四个字,把雇佣关系推得干干净净。
屏幕外的打工人看完,默默把简历加上一条:抗压能力强。
有人总结,这场风波给所有博主上了一课:镜头内外,人设必须统一。
你可以挑剔育儿嫂,也可以亲手换尿布,但不能在同一天里既当甲方又当孝女。
观众不是傻子,情绪切换太快,只会露出更多缝隙。
下一次直播,亚慧会怎么开场。
道歉还是继续硬刚,数据会给出答案。
唯一确定的是,只要她还拍家人,争议就不会停。
流量时代,亲情也能切片上架,只是保质期越来越短。
来源:雪山下敬仰冰川的壮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