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其中,华为和小米的表现尤为突出,两家出货量均超越 1000 万部,合计占据了市场的 67.9%,几乎形成了双寡头格局。
数码 I 渝码科技
根据 Canalys 的最新数据,2025 年上半年,中国可穿戴腕带设备市场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增长。
整体出货量高达 3390 万部,同比增长 36%,前五名品牌占据了绝大部分市场份额。
其中,华为和小米的表现尤为突出,两家出货量均超越 1000 万部,合计占据了市场的 67.9%,几乎形成了双寡头格局。
华为:高端市场与技术创新的引领者
上半年,华为在中国大陆可穿戴腕带设备市场表现强劲,出货量达到 1210 万台,市场份额为 35.7%,同比增长 28.9%,稳居市场第一。
华为凭借多系列、全价位段的产品布局,以及“高端技术下沉+补贴政策”策略,成功推动了 GT 系列和 Band 系列的热销,从而巩固了其在可穿戴设备市场的领导地位。
其主销型号包括 WATCH GT 系列、WATCH FIT 系列、Band 10 和WATCH 5等,覆盖从入门到高端多个用户需求层级。
从营收来看,华为的可穿戴设备均价较高,主要集中在高端市场;其产品均价约为 1500元,上半年营收达到了 181.5 亿元人民币。
毫无疑问,高均价策略不仅提升了华为的品牌形象,也为其带来了较高的利润空间。
小米:性价比之王,“量速双赢”
据报告显示,小米在中国大陆可穿戴设备市场实现“量速双赢”的局面,整体出货量约 1100 万部,市场份额 32.2%,首次在半年冲破千万大关。
相较去年同期增长 100.9%,称为行业 TOP5 中增幅最高的厂商,并带动整体市场规模环比扩大。
分品类看,小米的增长80%以上由“基础手环”贡献,而手环10(Smart Band 10)是绝对的销量担当。
在300-500 元价位段,Watch S4(41mm)等轻智能手表也能快速走量,形成“手环冲量+手表升级”的双轮驱动。
营收方面,小米可穿戴腕带设备总营收估计约 66 亿元人民币,整体ASP 约 600 元,同比微降 5%。
此外,受益于自研低功耗芯片及规模效应,毛利润同比提升约 2 个百分点。
小天才:儿童市场的守护者
2025年上半年,小天才在中国可穿戴腕带设备(几乎全部为儿童智能手表)市场的表现可谓“量价齐升、优势扩大”。
在 Canalys “全品类腕带设备”统计中,小天才以 7.6% 的市场份额位居第三,仅次于华为、小米,是唯一单靠儿童品类就冲进 TOP5 的品牌。
主销型号方面,Z9 系列(Z9-少年版/Z9精灵版)官方定价 1299-1599元,依靠“翻转双摄+AI学习管家”成为 800 元以上高端销量冠军。
Z11少年版于2025年5月上市,定价2399元,首销当月即售罄,直播间当晚销售额破亿元,是小天才价格最高、毛利最优的旗舰款。
营收方面,上半年小天才营收约 30 亿元,同比接近翻倍,受高端型号占比提高及配件拉动,其 ASP 提升至 1050 元,从而带动毛利率提升约 4 个百分点。
苹果:高端市场的稳定参与者
苹果出货量约 190 万台,以 5.7% 的市场份额位居第四,同比略有下降,面临以华为为代表国产品牌的激烈竞争。
其主销型号主要包括 Apple Watch Series 10 系列、Apple Watch SE2、Apple Watch UItra 2 。
尽管苹果的市场份额相对较小,但其在高端市场中的地位依然稳固。苹果的可穿戴设备均价约为 2500元,上半年营收达到了 47.85亿元人民币。
vivo:新兴品牌的崛起
vivo以 2.0% 的市场份额位居第五,尽管市场份额较小,但其同比增长达到了惊人的 396%。
vivo的可穿戴设备主要包括 vivo Watch 系列,其产品在设计和功能上均表现出色,尤其是在健康监测和运动追踪方面。
vivo的产品均价约为 1200元,上半年营收达到了 8.38亿元人民币。
总而言之,2025年上半年,国内可穿戴腕带设备市场在“补贴+大促”双重刺激下交出史上最强半年报,华为小米双雄争霸,而苹果高端称王。
来源:渝码科技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