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最美教师”:以爱为灯,点亮教育未来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11 11:41 1

摘要:9月10日教师节这天,一份带着温度的名单刷屏了——丁美珍、马琼等24位教师和保定学院支教群体,捧回了2025年"最美教师"的称号。

9月10日教师节这天,一份带着温度的名单刷屏了——丁美珍、马琼等24位教师和保定学院支教群体,捧回了2025年"最美教师"的称号。

这份由中宣部、教育部联合发布的荣誉,像秋日里的桂花香,悄悄浸润着人们的心田。

这些教师的故事,像打翻的调色盘一样多彩。有带着高原红的古桑老师,在海拔4000米的牧区小学一守就是15年;

有95后姑娘黄俊琼,用短视频给山里娃打开世界之窗;还有姜德生教授,把实验室变成职业技术学院的"产房",接生出300多项专利。

他们就像24盏不同瓦数的灯,照亮了从幼儿园到大学的每一寸讲台。

当代教师早就不只是"传道授业解惑"那么简单。特教老师肖慧文发明了触摸式盲文教学模具,让视障孩子也能"看见"几何图形;

职教教师郑万仲带着学生给老乡修农机,把课堂搬进玉米地。

这些故事让人想起陶行知那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但今天的教育者,捧着的分明是能生根发芽的种子。

这份名单背后藏着新时代教育的密码。保定学院支教团队延续了二十年的"雪域讲台接力赛",最新一批00后教师正在用直播课打破时空界限;

欧阳林江开发的"AI助教"系统,让山区小学开齐了编程课。

2025年这个时间节点很特别,正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这些教师就像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活体注脚。

不过最打动人心的,往往是那些泥土味的细节。马琼老师口袋里永远装着棒棒糖,那是给留守儿童的小奖励;

邓宗泉在教室后墙挂满手绘地图,带山里孩子用想象力周游世界。

古人说"经师易得,人师难求",这些教师把平凡的粉笔灰,酿成了改变命运的魔法药。

看着这份名单,突然想起小时候总被要求写《我的理想》。

当年觉得教师这个职业太普通,现在才懂,能日复一日在黑板前播种希望的人,才是真正的造梦师。

当2025年的新生代谈起理想时,会不会因为这份名单而多出几个填写"教师"的笔迹?那些被点亮的眼睛,又将照亮多少人的未来?

来源:健康小雷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