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标营社区的“少年火炬队”的孩子们积极为社区发展建言献策、贡献“金点子”,本期活动迎来了激动人心的实践环节。在标营社区的组织下,南京财经大学社工系大学生志愿者带领这群6-12岁的“社区小主人”,将天马行空的创意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社区微改造行动,亲手为家园增添亮色,真正践行了雷锋精神中“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迈出了从“观察者”、“建言者”到“行动者”的关键一步。摘要:活动伊始,社工带领孩子们回顾了第二期活动中涌现的众多充满智慧与责任感的“金点子”。“设立绘画区”、“小小猫窝更换”、“文明提示牌”……这些凝聚着孩子们对社区美好生活向往的建议,成为了本期活动的行动指南。在众多金点子中,考虑到可操作性和本期活动目标,我们优先选择
金点子落地,巧手绘家园
活动伊始,社工带领孩子们回顾了第二期活动中涌现的众多充满智慧与责任感的“金点子”。“设立绘画区”、“小小猫窝更换”、“文明提示牌”……这些凝聚着孩子们对社区美好生活向往的建议,成为了本期活动的行动指南。在众多金点子中,考虑到可操作性和本期活动目标,我们优先选择了‘设置文明提示牌’、‘美化楼道环境’等与楼道微改造直接相关的点子,鼓励他们将想法转化为看得见、摸得着的成果。其他如‘设立绘画区’、‘小小猫窝更换’等精彩建议,将在后续活动中探索落实。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孩子们迅速行动起来,分组协作。根据前期讨论的成果和社区楼道的实际情况,他们化身“小小设计师”,拿起画笔和彩纸,兴致勃勃地设计起文明标语和宣传KT板。有的小组设计出提醒居民注意安全的温馨标语——“小心瓷砖,小心地滑”;有的小组构思了倡导楼道整洁的KT板——“楼道保持整洁干净”;还有的小组设计出提醒居民文明行为的标语——“请勿在楼道里吸烟、吐痰”。孩子们发挥想象力,一笔一画都倾注着对社区的热爱和对改变的热切期待。设计过程中,社工们适时引导,帮助孩子们优化方案,确保内容积极向上、表达清晰明了。
微改见行动,楼道焕新颜
设计环节完成后,激动人心的“微改造”时刻到来!在社工和社区工作者的安全引导下,孩子们带着自己精心设计的标语、KT板,走进预先选定的试点楼道。他们不再是纸上谈兵的“梦想家”,而是撸起袖子的“实干家”。
楼道里瞬间充满了孩子们的活力与专注。他们互相配合:有的仔细测量墙面、讨论最佳张贴位置;有的认真整理着印有“楼道上下注意安全”、“请勿在楼道里吐痰、抽烟”、“楼道保持干净整洁”、等内容的彩色标语;更多的小伙伴则在社工的必要辅助下,神情认真地涂抹胶水、精准对准标记点,小心翼翼地将标语稳稳贴上墙面。从单元入口醒目的“楼道上下注意安全”,到楼梯平台规范的“请勿在楼道里吐痰、抽烟”和“楼道保持干净整洁”,再到易被涂画角落警示的“不要乱涂乱画”,以及湿滑区域提醒的“小心地滑”,一张张承载着具体行为规范的标语,被孩子们齐心协力、亲手精准地张贴在楼道的各个关键位置。孩子们的动作虽显稚嫩,需要社工从旁协助,但那股全神贯注、身体力行维护家园规则的认真劲儿和强烈的“小主人”责任感,清晰可见。这不仅仅是张贴标语,更是将纸上创意转化为社区“微规范”的生动实践,在孩子们心中深深烙印下“遵守规则、共护家园”的责任意识。
总结与展望,精神永传承
活动接近尾声,大家回到活动室。社工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总结,高度赞扬了小朋友们在活动中的精彩创意、积极参与和勇于实践的精神。“今天,我们不再是只说不做的小小观察员,而是真正拿起‘工具’,为我们的家园添砖加瓦的小小建设者!你们设计的每一张标语,贴好的每一块KT板,都是雷锋精神在社区闪闪发光的具体体现!”社工的肯定让孩子们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
最后,为了表彰孩子们的辛勤付出和出色表现,社工为每位参与活动的“少年火炬队”成员分发了精心准备的小奖品。小小的奖品是对孩子们努力的认可,更是对他们持续参与社区志愿服务的激励。社工也再次提醒了下一期活动——“故事传承·童声播客”的时间和地点,鼓励大家继续带着这份对社区的关注、热情与主人翁意识,积极参与后续活动,让“少年火炬”的光芒持续照亮标营社区。
第三期活动“社区卫士·微改行动”,将孩子们在第二期提出的“金点子”真正落到了实处,让孩子们从“想”到“做”,实现了从“建言者”到“建设者”的跨越。通过亲手设计和实施微改造,孩子们不仅美化了环境,更深刻体会到“我可以为社区出一份力”的责任感和价值感,他们的主人翁意识和社区归属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强化。这正是我们培育“少年火炬队”的初心——让雷锋精神的种子在行动中生根发芽,让社区的未来因少年的力量而更加美好。”
文/张加林
来源:123一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