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月利润200万,员工工资却纹丝不动?”4月3日,在2025中国超市周活动现场,胖东来创始人于东来当众打断永辉高管演讲,直言“把60%利润分给员工比说什么都强”。这番火药味十足的对话,揭开了传统零售业转型的深层矛盾——当永辉、物美们争相学习胖东来模式时,究竟学
导语:零售大佬当众“拆台”为哪般?
“月利润200万,员工工资却纹丝不动?”4月3日,在2025中国超市周活动现场,胖东来创始人于东来当众打断永辉高管演讲,直言“把60%利润分给员工比说什么都强”。这番火药味十足的对话,揭开了传统零售业转型的深层矛盾——当永辉、物美们争相学习胖东来模式时,究竟学到了皮毛还是精髓?
一、一场价值200万的灵魂拷问
1. 于东来的“现场教学”
永辉郑州信万店调改后月利润达200万元,但员工时薪仍为25元。于东来当场算账:
若将60%利润(120万元)分配给300名员工
每人每月可增收4000元,时薪升至41元
“时薪涨到40元以上,员工才会真心把企业当家。”于东来这句话,让台下多家零售企业高管陷入沉思。
2. 胖东来的“薪酬密码”
对比胖东来2024年数据:
基层员工平均月薪7500元(高于当地水平40%)
店长年薪超50万,享季度利润分红
全年离职率不足2%
郑州某超市离职员工坦言:“在胖东来干三年能攒首付,在别处只能攒手机。”
二、传统零售的三大转型误区
▶ 误区1:学装修易,改分配难
永辉北京调改店投入500万升级装修,但员工排班仍为“早6晚10”:
大理石地砖取代水泥地
进口货架成本上涨30%
员工日均工作时长反增2小时
网友@零售老兵吐槽:“顾客摸着冰柜感叹高端,员工摸着工资条心里拔凉。”
▶ 误区2:重KPI考核,轻价值创造
某连锁超市2024年改革方案显示:
设立28项服务考核指标
罚款条目新增15条(如未在3秒内微笑扣50元)
优秀员工奖金仅增加200元/月
深圳理货员小张苦笑:“现在听到‘顾客至上’就头疼,不如直接多发500块实在。”
▶ 误区3:线上引流砸钱,线下根基不稳
永辉2024年财报披露:
直播团队人力成本暴涨170%
线上订单退货率达35%
门店员工流失率升至28%
行业分析师李明指出:“用9.9元秒杀吸引来的流量,带不走员工用脚投票的失望。”
三、胖东来模式的3个反常识逻辑
1. “少赚就是多赚”的经营哲学
许昌胖东来时代广场2024年数据:
全年闭店57天(春节休假+周二闭店)
员工培训投入占比达利润的15%
客单价同比提升22%,复购率91%
“少营业1个月,反而多赚3000万”——这个看似矛盾的结论,源于员工高效服务带来的口碑裂变。
2. 把分钱当作生产力
胖东来薪酬体系设计暗藏玄机:
保洁员月薪4500元(许昌同行均价2800元)
超额利润的50%用于全员分红
工作满3年享10天带薪年假
人力资源专家王霞分析:“高薪不是成本,而是降低监管成本的利器——当偷懒会导致团队奖金缩水,员工比老板更痛恨摸鱼。”
3. 从“管理”到“共生”的文化迭代
对比两种管理模式:
传统企业:安装16个监控摄像头防内盗
胖东来:开放仓库让员工自取日用品(月底结算)
“被信任的员工,会用十倍责任心回报企业。”郑州大学管理学院调研显示,胖东来员工主动加班比例是行业平均值的3倍。
四、零售业变革的十字路口
1. 永辉们的艰难转身
永辉北京学清路调改店试点新方案:
员工时薪从22元涨至30元
闭店时间从22:30提前至20:30
新增“服务创意奖”(最高5000元/月)
首月数据显示:客流量提升40%,损耗率下降18%。但能否持续,还要看利润分配能否兑现。
2. 年轻消费者的“用脚投票”
《2025新消费趋势报告》揭示:
68%的90后愿意为员工福利好的品牌溢价15%
短视频平台“探店员待遇”话题播放量破50亿次
杭州白领小林的说法很典型:“在胖东来购物,看到理货员眼里的光,就知道商品差不了。”
3. 政策东风助推行业洗牌
商务部4月1日新规:
零售企业需公示员工薪酬占营收比例
连续两年员工流失率超30%的企业限制扩张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预测:“未来3年,合理分润的企业将收割60%行业人才。”
结语:零售的本质是人与人的温暖连接
于东来的质问,像一面镜子照出了中国零售业的转型困局。当永辉们忙着升级硬件、策划营销时,或许更该听听北京物美调改店长的心声:“给员工涨完工资那天,货架理货速度比往常快了一倍——这才是最值钱的KPI。”正如网友@商业观察者所言:“能让员工笑着服务的超市,根本不需要学习如何讨好顾客。”
我是你最爱的小编,你觉得该不该把利润分给员工?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职场故事!
(本文素材取材于网络公开报道,若有不实之处,欢迎指正。数据统计截至2025年4月3日。)
来源:小李看世界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