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雪峰论体制内:不是发不了财,而是你根本“亏不起”!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11 08:13 1

摘要:隔壁桌女生刷着粉笔题库,屏幕停在“2025国考招录4.2万人”那页,顺手把微信备注改成“上岸前不谈恋爱”。

“爸妈,万一我35岁被裁,房贷谁还?

”一句话,把整层自习室说沉默了。

这不是段子,是上周图书馆里最真实的空气。

隔壁桌女生刷着粉笔题库,屏幕停在“2025国考招录4.2万人”那页,顺手把微信备注改成“上岸前不谈恋爱”。

没人笑她夸张,因为大家都懂:私企的裁员通知不会提前打招呼,而体制内的工资条月月准时到账,连迟到都不肯。

有人吐槽“考公是躺平”,可数据啪啪打脸——今年国考平均竞争比71:1,最卷岗位3679:1。年轻人不是傻,是用脚投票:去年A股腰斩、互联网“毕业”一片、连外卖骑手都饱和,只有财政拨款的账号还在稳定打款。

说白了,不是热爱写材料,而是材料背后有五险一金、职业年金、公积金12%顶配,还有食堂三块五的番茄炒蛋,吃完碗都不用洗。

更扎心的是,学历滤镜在体制内被悄悄关掉。2024新规则把“综合素质评价”拉进面试,双非生和985站同一起跑线。

山东一个三本学弟,靠“乡村振兴”方案逆袭上岸,直接干翻一群清北简历。

用人单位解释得直白:“我们要能写调研报告、能下地插秧的,不要只会背考研英语模板。

”一句话,把小镇做题家从自卑里拎出来:原来“出身”这张牌,在国考桌子前真的可以被撕掉。

别以为体制内只有“死工资”。

长三角某街道新招的“政策讲解员”,入职就送人才公寓,60平两室一厅,月租800,隔壁商品房同户型月租4500;娃上幼儿园,机关事务局直接对接省直机关实验园,学费比民办便宜一半。

算笔总账:一年隐性福利等于多领5个月工资,时薪瞬间反超互联网“大小周”。

难怪有程序员辞职考街道办,笑称“35岁不写代码,改写民情日记,头发都少掉一半”。

当然,也有人杠:“一眼望到头的日子有意思?

”可现实是,大多数人连“望”的资格都没有。

私企的“尽头”是优化,体制的“尽头”是退休;前者给N+1,后者给终身医保。

再说,现在体制内也不是一潭死水,浙江试点“公务员创业假”,上岸后还能停薪留职去开民宿,失败了大不了回来继续捧铁饭碗,左右都有兜底。

人生第一次,失败成本被公家买单,这种安全感,私企给不了。

最戳心的是爸妈的眼神。

春节回家,亲戚围炉问工作,你说在“某互联网大厂”,他们只能尬笑点头;一旦吐出“市财政局”,立马被拉去主位,连你三姨夫都多敬一杯酒。

这种“社会面尊重”,听起来虚,却真实影响着婚介市场的匹配度:同一个小城,公务员相亲编号A001,私企员工排C区。

别骂世俗,骂就先去把房贷利息打下来。

所以,别嘲笑那些“考到秃头”的年轻人。

他们不是没理想,而是理想先得有张稳定的桌子。

当经济周期像过山车一样俯冲,体制内那张工位,就是普通人能抓住的最粗安全绳。

你可以说它不刺激,但它能让你在暴风雨里睡个整觉——就冲这点,已经赢麻了。

来源:空中欢乐飘荡气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