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因为各种原因,躺平的教师越来越多,如果不能让这些躺平的教师站起来,将非常不利于学校的发展。那么,如何才能让躺平的教师站起来,并且是心甘情愿的站起来呢?作为一名26年校长龄的老校长,笔者将为大家分享以下几个方法和途径。
想让躺平的教师站起来,校长最好使用这些办法。
因为各种原因,躺平的教师越来越多,如果不能让这些躺平的教师站起来,将非常不利于学校的发展。那么,如何才能让躺平的教师站起来,并且是心甘情愿的站起来呢?作为一名26年校长龄的老校长,笔者将为大家分享以下几个方法和途径。
一、让躺平的教师尝到成长的快乐
通过调查笔者发现,躺平的教师要么受过创伤,被家长背刺过,或者感觉学校的某项操作不阳光、不公平导致自己吃了亏。要么是看不到任何希望,外出培训、评优质课、晋级晋升自己都没有机会,伤心失望之际,就躺平了。他们教学能力是毋容置疑的,如果能让他们尝到成长的快乐,他们自己就可以站起来了。
明白这些人躺平的问题所在,接下来就简单多了。我们只需要给他们提供各种成长的机会,比如搭建公平透明的成长平台,让每位教师都能看到希望。学校可以建立公开透明的评优评先机制,定期组织教学技能大赛,让所有教师都有展示才华的机会。对于曾经遭遇不公的教师,校领导要主动沟通,了解他们的诉求,及时纠正过往的偏差。
建立多元化的激励机制,让成长看得见摸得着。除了传统的职称晋升,还可以设立"教学能手""教研先锋"等荣誉称号,给予相应的物质奖励。更重要的是,要让教师的专业成长惠及学生,当看到自己的教学创新让学生受益时,教师自然会获得成就感。
创设温暖的人文关怀环境。定期举办教师心理健康讲座,建立教师互助小组,让有相似经历的教师能够互相支持。校领导要经常走进教师办公室,了解他们的真实想法,及时解决工作中的困难。
二、让躺平的教师有看得见摸得着的榜样
我们常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给躺平的教师树立榜样,可以帮助他们重拾教育热情,找到前进的方向。这些榜样不应是遥不可及的"圣人",而应是身边真实可感的同行者——他们或许在创新教学方法上有所突破,或许用真诚赢得了学生的爱戴,又或许在平凡的岗位上数十年如一日地坚守。
要让榜样真正发挥作用,首先要让他们的故事"活起来"。可以通过定期举办教学经验分享会,让优秀教师讲述自己如何克服职业倦怠、突破教学瓶颈的真实经历。这些接地气的案例往往比空洞的说教更有说服力。
某中学开展的"每月一星"活动就很有借鉴意义,他们用短视频记录普通教师的闪光时刻:有老师自创"错题音乐会"帮学生巩固知识,有班主任用"心情日记"走进学生内心。这些鲜活的实践让"躺平"教师意识到:教育创新不需要惊天动地,每个微小改变都能创造价值。
其次,要建立看得见的成长阶梯。某区教育局推出的"教师专业发展路线图"就很有启发性,他们将教师成长划分为"适应期""发展期""成熟期"等阶段,每个阶段都配有相应的榜样示范和帮扶机制。当躺平教师看到同龄人通过参与教研、开发课程获得的职业晋升时,自然会产生"他行我也行"的动力。
最重要的是营造支持性的评价环境。与其用考核指标施压,不如建立"成长型评价"体系,记录教师每个细微进步。杭州某学校设立的"教学创新孵化基金"就很有智慧,哪怕是一个改进课堂提问的小创意,都能获得资源支持。这种正向激励让更多教师愿意从"躺平"中起身,尝试改变。
教育的真谛在于唤醒。当我们用真实的榜样、可行的路径和温暖的机制,为躺平教师搭建起成长的脚手架时,他们内心那颗教育的火种,终会重新燃起照亮他人的光芒。
每天都会为大家分享优质课、班级以及学校管理方面的知识与经验,欢迎大家关注我们。
我们的专家团队由省内外名师组成,拥有一批管理经验丰富的名校长、名班主任,以及教学经验丰富的骨干教师和省内知名的教研员。在公开课讲授、家庭教育、学校规划、班级管理、学法指导、写作培训、试题研究、高效课堂等方面,我们都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并对学校、学生、家长、教师都有很大的帮助作用。我们的专栏和订阅文章深受读者喜爱,并获得了满分评价。如果您关注我们的资深教育专家团队,您将获得更多的提升机会!我们的订阅文章将持续更新,欢迎订购!
来源:教育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