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以前选专业,大家都盯着 “热门”“朝阳” 标签,可现在不少曾经的 “香饽饽” 专业,早就成了 “贬值重灾区”—— 毕业起薪连 5000 都不到,工作要么风吹日晒跑基层,要么没日没夜加夜班,学了四年不仅没奔头,还得面临 “转行还是硬扛” 的两难。
近五年红牌和绿牌专业,不懂选的,就避开红牌,选择绿牌
以前选专业,大家都盯着 “热门”“朝阳” 标签,可现在不少曾经的 “香饽饽” 专业,早就成了 “贬值重灾区”—— 毕业起薪连 5000 都不到,工作要么风吹日晒跑基层,要么没日没夜加夜班,学了四年不仅没奔头,还得面临 “转行还是硬扛” 的两难。
今天就拆透这 4 个 “贬值最狠” 的专业,从工资到工作强度,把真实情况说清楚,帮 26 届考生避开 “看似光鲜,实则苦逼” 的坑。
环境工程以前靠 “环保政策” 火过一阵,不少人以为学了能进环保公司做技术、拿高薪,可现在毕业才发现,这专业早成了 “基层岗位输送站”——2024 年平均起薪才 4800 元,还不如餐厅服务员,而且 80% 的岗位都在偏远地区,工作环境能苦到让人崩溃。
比如很多毕业生要去乡镇的污水处理厂做巡检,每天沿着污水池走好几公里,夏天晒得脱皮,冬天冻得手僵,还要定期取样检测,接触的试剂有刺激性气味;要么去环保公司做环评编制,天天对着电脑写报告,一个项目催得急,就得连续熬一周通宵,可提成少得可怜,做一个项目才拿几百块。
更要命的是 “晋升没盼头”:想做环保工程师,得考注册环保工程师证,这证要考高数、物理、化工,本科毕业没个 3-5 年经验根本考不过,基层岗位熬十年,可能还是个 “巡检员”,薪资涨不过通胀。
有人说 “国家重视环保,未来会好”,可现实是高端环保项目(比如碳中和规划、土壤修复技术)要硕士学历 + 科研经验,本科毕业生根本沾不上边,只能困在基层做苦活。
要是分数中等,不想跑偏远地区、熬低薪,环境工程真要慎选。
新闻传播学以前是 “文科热门”,学完能当记者、编辑,听着就光鲜,可现在早被行业变革打回原形 ——2024 年平均起薪才 4500 元,比很多文科专业还低,而且工作强度能逼得人辞职。
传统媒体(报纸、电视台)早就开始裁员,比如某地方报社,以前招 10 个编辑,现在只招 2 个,还要求有 5 年以上经验;毕业生只能挤去新媒体行业,可这里的 “坑” 更多:做短视频运营,要兼拍摄、剪辑、写文案,热点来了凌晨两点还得赶稿,比如某明星塌房,就得通宵做解读视频;做编辑,要 7 天无休 “盯热点”,周末出门都得带电脑,生怕漏了大新闻。
更扎心的是 “KPI 压死人”,粉丝涨不动、阅读量上不去,就扣绩效,很多人月薪 4500,到手可能只剩 3000 多。
现在连自媒体都 “卷” 到不需要专业生,一个没学过新闻的人,只要会用剪映、能写大白话,就能做账号,新闻传播学毕业生的 “专业优势” 早就没了。
市场营销以前靠 “互联网红利” 火过,学完能进大厂做策划、拿高薪,可现在早就被技术变革拍在沙滩上 ——2024 年平均起薪 5200 元,看着比其他几个高,可里面 80% 的岗位是销售,要么打电话推销产品,要么跑客户签单,累得要死还没保障。
以前学的 “4P 理论”“品牌定位”,现在企业根本用不上 —— 现在做营销要靠大数据,比如分析用户画像、优化广告投放转化率,这些都要会 Python、SQL,可本科市场营销专业,大多只教理论,没几所学校开编程课,毕业生去企业,连数据报表都看不懂,只能做 “体力活”:比如去超市做促销,站一天卖产品;或者打电话推销课程,一天要打 100 多个电话,被拒绝几十次,底薪才 3000,提成还难拿到手。
更惨的是 “智能算法替代”,现在很多企业用 AI 自动推送广告、写营销文案,比如某电商平台,用 AI 生成商品详情页,根本不用人手动策划,传统营销岗位越来越少。
法学以前是 “文科铁饭碗”,学完能当律师、考公务员,可现在早就卷到 “毕业即失业”——没证连律师助理都做不了,2024 年平均起薪 5000 元,在一线城市连房租都不够,还得天天加班。
想进律所?红圈所、大律所只认 “五院四系” 或 985,双非本科毕业生只能去小律所做实习,每月工资 2000-3000 元,还不给交社保,每天要整理几十份案卷、跑法院送材料,加班到深夜是常态,干半年可能都没机会接触一个完整案子;想考公务员?法学岗竞争比 100:1,比如某县城司法局招 1 人,报了 120 人,还得是党员、过司考,普通学生根本考不上。
法学还是近 5 年 “红牌专业” 次数最多的,不是专业不好,是学的人太多、门槛太高,普通学生没名校背景、没过司考,根本没出路。
要是分数不够高,没把握过司考、考公,法学真别碰,不然毕业只能转行做行政、销售,四年白学。
别信 “以前热门”,看 “现在需求”:环境工程、新闻传播这些专业,以前火是因为行业缺人,现在饱和了,选专业要盯 “有实操性、门槛高” 的,比如护理、网络安全,别选 “纯理论、人扎堆” 的。
普通分数别碰 “高门槛专业”:法学、金融这些专业,名校生有优势,普通学生选 “应用型专业”(比如新能源汽车维修、护理等),就业稳、工资还不低。
专业贬值不可怕,可怕的是盲目跟风选专业,毕业才发现工资低、工作苦,连生存都难。
26 届考生选专业前,多查就业数据、看课程表,别被 “曾经的热门” 骗了,选对方向比考高分更重要。
来源:情感解忧铺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