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圈大洗牌!3-5 年只剩“花系”“米系”及其它?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11 03:54 1

摘要:最近车圈可热闹坏了!有大佬放话,未来 3-5 年中国汽车市场得分成 "华系"、"米系" 和其他三类,这话一出网友们都炸开了锅。要知道现在的汽车市场,简直跟当年智能手机乱战一模一样,天天都有新消息,价格战打得头破血流,新品牌冒出来又倒下去跟走马灯似的。

最近车圈可热闹坏了!有大佬放话,未来 3-5 年中国汽车市场得分成 "华系"、"米系" 和其他三类,这话一出网友们都炸开了锅。要知道现在的汽车市场,简直跟当年智能手机乱战一模一样,天天都有新消息,价格战打得头破血流,新品牌冒出来又倒下去跟走马灯似的。

更刺激的是,几位行业大佬都在说同一件事:淘汰赛已经开始了!小鹏的何小鹏在罗永浩节目里直言,这场淘汰至少还要 5 年,最后能剩下 5 家中国车企就不错了;华为的余承东更敢说,到 2030 年新能源车可能占满市场,到时候中国市场主要玩家都不到 5 家;比亚迪王传福也急着提醒,窗口期就这三五年,跟不上就得被淘汰。这架势,看得人既紧张又期待,到底谁能笑到最后?

要说现在最特别的玩家,非华为莫属。虽然任正非三令五申说不造车,但谁都不能忽视华为的存在感。网友都说它现在是 "中国版博世",这话真没夸张。你看它跟赛力斯合作的问界系列,2024 年卖了 39 万辆,其中 M9 一款车就卖了 15 万辆,这成绩比不少正经造车的都厉害。德国媒体都惊呼,华为这是要复制博世 + 英特尔的汽车霸权,鸿蒙座舱管数字灵魂,自研增程器造机械心脏,这不就是汽车界的 "卖铲人" 吗?

可能有人不懂啥是 "华系车"?简单说就是咱们中国自己的品牌,像红旗、吉利、比亚迪这些,从研发到生产全是自己来,不是跟外国人合资的那种。现在华系车可牛了,不光在国内卖得好,还卖到国外去跟洋品牌硬碰硬。就像比亚迪,今年把车价压到 7.98 万,直接喊出 "电比油低",这底气就是华系车技术进步的证明。

何小鹏在节目里说的话特别实在:"如果你想害一个朋友,就劝他去造车吧"。这话背后是真残酷,去年就有超过 15 家车企破产,2000 多家 4S 店关门。威马车主最惨,车坏了找不着售后,二手车价拦腰砍,当初承诺的 "终身质保" 成了笑话,因为 "威马的终生" 比车还短。这也提醒咱们,现在买车真得擦亮眼睛,小品牌说没就没,售后都找不着。

余承东说 2030 年新能源车占比接近 100%,这话听着夸张但有道理。你看现在路上的电动车越来越多,华为的 ADS 智能驾驶、比亚迪的刀片电池,技术更新比手机还快。但技术进步也意味着花钱如流水,小鹏一年光智能驾驶研发就投 35 亿,没钱没技术的小厂根本玩不起。何小鹏说最后只剩 5 家,就是这个道理,规模上不去连成本都摊不平。

王传福说的 "三到五年窗口期" 更像倒计时。现在比亚迪、吉利这些头部企业都在疯狂扩产能、搞研发、冲海外,就是想在关门前进来。就像当年智能手机最后剩下华为、小米那几家,汽车行业最后也会是强者愈强。同济大学教授都说了,年产量不到 200 万辆的车企以后很难活,这门槛一下子就把好多玩家挡在门外了。

其实这场淘汰赛对咱们普通消费者是好事。虽然小品牌消失了有点可惜,但剩下的都是有真本事的,技术更成熟,售后更有保障。就像现在买手机不用担心中小企业倒闭售后没人管,以后买车也能更放心。而且竞争越激烈,车企越得把车造得更好、更便宜,最后受益的还是咱们。

至于未来到底是华系车称霸,还是 "米系"(大概率是特斯拉这类美国品牌)更强,现在还不好说。但可以肯定的是,华为这种不造车却掌控核心技术的玩家,不管最后谁赢,它都不会输。这场车圈大戏才刚到精彩处,接下来的三五年,咱们就看着这些大佬们怎么拼出个新格局吧!你觉得最后能活下来的会是哪几家?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

来源:强强看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