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贪如火,不遏则燎原;欲如水,不遏则滔天。”警示教育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法宝,是给党员干部敲响廉洁警钟、注入思想“防腐剂”的关键举措。面对当前复杂的社会环境,用好警示教育“清醒剂”,让党员干部时刻保持头脑清醒、行为清廉,对于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推动经济社会
“贪如火,不遏则燎原;欲如水,不遏则滔天。”警示教育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法宝,是给党员干部敲响廉洁警钟、注入思想“防腐剂”的关键举措。面对当前复杂的社会环境,用好警示教育“清醒剂”,让党员干部时刻保持头脑清醒、行为清廉,对于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推动经济社会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以典型案例为“镜鉴”,让警示教育更具“针对性”。“身边案”是最鲜活的教材,“身边事”是最深刻的警醒。一些地方在开展警示教育时,存在案例选取不精准、与本地本单位实际脱节的问题,导致党员干部难以产生共鸣,教育效果大打折扣。要想让警示教育“入脑入心”,就必须立足实际,聚焦重点领域、关键岗位的突出问题,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案例,尤其是身边发生的违纪违法案件。通过深入剖析这些案例背后的思想根源、制度漏洞和监督缺失,让党员干部真切感受到腐败就在身边,风险就在眼前,从而时刻保持警醒,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
以创新形式为“引擎”,让警示教育更具“吸引力”。传统的警示教育方式,如读文件、听报告、看展板等,形式较为单一,容易让党员干部产生疲劳感和抵触情绪。在信息时代,要充分利用新媒体、新技术,创新警示教育形式,增强教育的趣味性和吸引力。如制作生动形象的警示教育微视频、动画短片,通过微信公众号、短视频平台等渠道广泛传播,让党员干部可以随时随地接受教育;开展沉浸式警示教育活动,模拟庭审现场、监狱场景等,让党员干部身临其境感受违纪违法的后果;举办廉洁主题文艺演出、知识竞赛、演讲比赛等活动,将廉洁文化融入其中,在寓教于乐中传递廉洁理念。还可以邀请违纪违法人员现身说法,以他们的亲身经历和沉痛忏悔,给党员干部带来更强烈的心灵震撼,达到“一人说纪,众人警醒”的效果。
以长效机制为“保障”,让警示教育更具“持续性”。警示教育不能“一阵风”“走过场”,必须建立健全长效机制,使其常态化、制度化。一方面,要将警示教育纳入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的重要内容,贯穿干部成长的全过程,定期开展、常抓不懈。制定详细的警示教育计划,明确教育内容、方式和频次,确保警示教育有序推进。另一方面,要加强对警示教育效果的评估和跟踪问效。通过问卷调查、交流座谈、知识测试等方式,了解党员干部对警示教育的接受程度和实际收获,及时发现问题、改进方法。同时,对警示教育中发现的制度漏洞和薄弱环节,要及时进行整改完善,形成“警示—整改—提升”的良性循环,不断巩固和扩大警示教育成果。
“廉者,民之表也;贪者,民之贼也。”警示教育是对党员干部的严管厚爱,是防止党员干部滑向腐败深渊的“安全阀”。只有用好警示教育这剂“清醒剂”,让廉洁警钟长鸣,才能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坚守廉洁底线,以清正廉洁的作风护航事业发展,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作者:梁家礼 来源:云南省大姚县纪委监委)
来源:晋鹏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