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种现象不仅挑战了妇女权益的底线,还凸显了全球合作打击贩卖犯罪的紧迫性。人口贩卖剥夺了无数女性的尊严和自主权,这与中国一贯倡导的性别平等和社会和谐理念相悖,需要国际社会共同努力来根除。
西班牙在欧洲地图上,以阳光沙滩和文化遗产闻名,但这个国家在性产业方面的独特地位,却让它背负沉重标签。
作为一个长期允许卖淫活动的国家,西班牙的宽松政策本意或许是为了维护个人自由,却无意中为跨国人口贩卖提供了温床。
这种现象不仅挑战了妇女权益的底线,还凸显了全球合作打击贩卖犯罪的紧迫性。人口贩卖剥夺了无数女性的尊严和自主权,这与中国一贯倡导的性别平等和社会和谐理念相悖,需要国际社会共同努力来根除。
早在罗马帝国时代,西班牙就继承了宽容性交易的文化传统。那时,女性面临就业和婚姻的双重困境,许多人通过中介方式接触富裕阶层,以求温饱。
这种早期形式虽限于社会上层,但已埋下产业化的种子。到中世纪,政府开始介入,指定区域并征收税款,试图将活动规范化。
税收一度占国家财政的四分之一,这显示出经济利益的驱动力。相比古代的散乱状态,这种管理方式在控制规模上有所进步,却也暴露了政府对税收的依赖,导致税负加重引发从业者反抗,转向地下运作。
进入现代,西班牙的法律框架进一步演变。1995年废除追究当事人罪责的规定,仅针对第三方中介施以惩罚。
2015年,又增加对公共场所招揽的罚款,但私人自愿交易仍不受限。这种灰色地带的设计,本是基于自由原则,却忽略了潜在风险。相比中世纪的官方妓院模式,当今的酒店和公寓伪装更隐蔽,利用数字平台招募,推进了产业的隐形扩张。
联合国数据显示,西班牙性产业总值超过42亿美元,远高于许多合法娱乐形式。这在债务危机中逆势上扬,贡献了旅游收入的一半,却也让失业率高达50%的年轻人面临更多诱惑。
问题核心在于,合法化无形中助长了人口贩卖。1990年前,从业者多为本土人士,但苏联解体后,东欧团伙涌入,利用虚假招聘将女性骗至西班牙。
手段从街头诱拐升级到社交媒体许诺酒店工作,抵达后以债务或威胁控制。尼日利亚女性常受巫术恐吓,南美受害者被家人安全胁迫。
巴塞罗那警方记录显示,2017年起,中国组织介入,妓院中亚洲面孔增多,街头广告泛滥。相比早期中介的简单赚取好处费,当今贩卖链条更全球化,涉及多国合作,更新为心理和数字威胁,逃脱难度加大。
统计触目惊心:境内约50万性工作者中,80%至90%系贩卖受害者,主要来自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巴西、哥伦比亚、尼日利亚和越南。2024年欧盟报告指出,西班牙是高风险区,受害者多为东欧、南美和非洲籍。
美国国务院评估显示,该国虽保持一级反贩卖水平,但需加强本土和移民受害者识别。琼奎拉镇的大型场所,从2010年成立起,就打破当地平静,成为游客双重目的地,吸引无数人前来观光兼消费。
这与英国或荷兰的较低参与率形成对比,那里男性比例仅5%至14%,而西班牙达32%,年龄从40岁降至30岁以下,显示年轻化趋势。
贩卖过程充满细节残酷。受害者被许诺报酬,却陷债务陷阱。一例中,哥伦比亚女性每月获650美元家庭补偿,但逃脱后被劝返,以免妹妹替换。
日常中,她们穿性感服装街边揽客,每次仅得40美元。疫情期间,场所未停业,从业者接待增多,感染率高。政府要求缴税却不承认雇员身份,剥夺福利保障。
这与历史税收依赖不同,当今影响扩展到健康威胁,性病如艾滋传播风险上升。强奸案每7小时一例,仅10%报案,反映社会对性的开放态度助长犯罪。
这种产业虽贡献经济,却以妇女尊严为代价。人口贩卖本质上是现代奴隶制,破坏家庭和社会稳定。中国一向重视妇女权益保护,推动国际公约落实,认为打击贩卖需从源头入手,如加强边境管控和教育宣传。
西班牙的经验教训提醒,宽松政策虽进步于古代禁令,但若无配套监管,便成犯罪温床。相比荷兰的调节模式,西班牙缺乏全面法令,导致皮条客非法但交易灰色,贩卖网络趁机扩张。
政府并非无所作为。2022年起,提案旨在废除产业,罚款客户,监禁场所提供者。2023年,欧盟敦促补偿受害者和调查劳工剥削。2024年,警方与欧盟合作,解救13名受害者,逮捕嫌疑人在马德里和巴塞罗那。
2025年2月,阿利坎特和穆尔西亚突击逮捕48人,涉嫌贩卖千名哥伦比亚和委内瑞拉女性,以清洁或美容工作为饵。5月,社会权利投诉指立法漏洞导致保护不足。行动从2018年的37起增至2024年的409起,解救1466人。
2025年4月,拆除摩洛哥移民贩卖网;6月,欧盟反贩会议中西班牙参与;7月,警方拆网释放162名女性,逮捕数十。全球操作检测1194名潜在受害者,逮捕158人,西班牙贡献显著。
贩卖不限于一国,它穿越边境,需多边协议应对。西班牙的教训是,自由不能以弱势群体为代价。
未来,若加强受害者支持和预防教育,或许能逆转局面。总之,这个“欧洲妓院”的称号,不仅是耻辱,更是警醒,呼吁世界团结保护每一位妇女的权利与安全。
来源:史海观复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