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是一个非常深刻且复杂的问题。卡巴拉(Kabbalah)对《托拉》中上帝命令以色列人征服并消灭迦南诸族的叙述(见于《申命记》、《约书亚记》等)提供了一种完全不同于字面意义的解释。
这是一个非常深刻且复杂的问题。卡巴拉(Kabbalah)对《托拉》中上帝命令以色列人征服并消灭迦南诸族的叙述(见于《申命记》、《约书亚记》等)提供了一种完全不同于字面意义的解释。
这种解释将历史事件转化和提升到了一个形而上的、宇宙性的层面,将其视为一场内在的、灵性的战争,而非仅仅是肉体上的灭绝。卡巴拉学者们无法接受将上帝理解为一个命令进行种族灭绝的暴君,因此他们的释经努力旨在挖掘出这些命令背后隐藏的深层灵性意义。
以下是卡巴拉解释的几个核心维度:
1. 核心框架:内在的灵性战争而非外在的肉体战争
最核心的卡巴拉解读是:“迦南人”代表的是一个人内心的邪恶倾向和灵性杂质。征服迦南的战争,象征着每个人内心必须进行的持续不断的灵性斗争。
· 迦南七族:对应于七种核心的、不洁的情欲和性格缺陷。这些缺陷根植于“外壳”(Kelipot,קליפות)的领域,即包裹和阻碍神圣之光的“外壳”或“碎片”。
· 例如,这些族群可能象征:傲慢、贪婪、嫉妒、淫欲、愤怒、冷漠、虚荣等。
· 应许之地(Eretz Yisrael):不仅是一块物理土地,更代表一种神圣的意识状态,一种与神性完全连接的灵性境界(对应于Malchut,王国sefirah)。要进入这种状态,必须首先“清除”内在的“迦南人”——即那些阻挡神圣之光的内在障碍。
· 约书亚和以色列人:代表人的意志和神圣的灵魂(Nefesh Elokit),其使命是征服并净化自我的“土地”,使其成为神的居所。
从这个视角看,上帝的命令不是对古代民族的命令,而是对每一个追求灵性成长的人发出的永恒指令:要毫不留情地与你内心的邪恶倾向作战,完全摧毁它们,不让它们有任何立足之地(“不可与他们立约”)。
2. 宇宙层面的“修复”(Tikkun)与提取神圣火花(Nitzotzot)
基于艾萨克·卢里亚(Isaac Luria)的卡巴拉体系,创世过程伴随着“容器的破碎”(Shevirat HaKelim),导致神圣火花(Nitzotzot)被囚禁在“外壳”(Kelipot)的领域,即物质世界的混乱和邪恶之中。
· 迦南文化的极端堕落:被视为这些“外壳”力量特别强大和集中的体现。他们的偶像崇拜(如摩洛、巴力)涉及乱伦、人祭和道德沦丧,代表了神圣火花被深重地囚禁和扭曲的状态。
· 征服的深层目的:其目的并非为了毁灭,而是为了执行神圣的审判(Din),击碎这些“外壳”,并释放其中被囚禁的神圣火花,将它们提升回神圣的领域。这个过程被称为 “Tikkun”,即修复。
· “完全毁灭”(Cherem / Herem)的命令:在灵性层面上,这意味着要完全根除某种邪恶倾向,不留任何余地。不能与它们“通婚”(即妥协),不能学习它们的“行为方式”(即接受他们的价值观)。这必须是一场彻底的、果断的内在转化。
因此,这场战争被重新定义为一场宇宙性的清洁行动,是神圣计划中修复世界(Tikkun Olam)的一个必要环节。
3. 灵魂的根源(Roots of Souls)
卡巴拉认为,所有灵魂都有其神圣的根源。迦南人的灵魂被认为源于严苛的审判(Gevurah)的源头,但已经堕落和扭曲到了无法修复的地步。
· 他们的存在本身成为了对神圣秩序的严重阻碍。他们的消灭被看作是对宇宙平衡的恢复,就像外科医生切除一个致命的、无法治愈的癌细胞以防止其扩散到全身一样。
· 一些注释提到,这些灵魂在未来时代的某个时刻可能会以另一种形式得到修复,但在当时的历史语境下,他们的灵性状态已无药可救,其持续存在会毒害整个世界,阻止亚伯拉罕一神信仰的传播和成长。
4. 对字面叙述的调和
卡巴拉并不完全否定历史事件的发生,但它强调:
1. 字面意义(Pshat)是外壳,秘传意义(Sod)是核心:历史事件是承载深层灵性真理的载体。
2. 神的命令是特例,而非普世原则:这些命令只针对特定时间(约书亚时代)、特定地点(迦南)、针对特定族群(堕落至特定程度的七族)。它们绝不能被用作其他时代或其他背景下暴力和种族灭绝的借口。其目的是灵性上的“修复”,而非残忍的屠杀。
3. 强调《托拉》的永恒道德律法:卡巴拉将这种解释视为与上帝仁慈、公正的本质相调和的方式。上帝的真正意愿是生命与善,而这些命令在一个更宏大的、凡人难以完全理解的修复计划中才有其意义。
总结:卡巴拉解释的核心要点
· ** allegorization(寓言化)**:将外部战争转化为内部灵性战争。
· Metaphysical Repair(形而上的修复):将事件视为宇宙性“修复”(Tikkun)过程的一部分,旨在击碎“外壳”(Kelipot),释放神圣火花(Nitzotzot)。
· Divine Judgment(神圣审判):将其理解为对无法修复的、极端邪恶灵魂根源的神圣严苛(Gevurah)的体现。
· Contextualization(情境化):将其严格限制在特定的历史和精神背景下,否定其普遍适用性。
最终,卡巴拉的解释提供了一条路径,让信徒既能尊重《托拉》文本的神圣性,又能坚持上帝是绝对善良和公正的这一核心信仰。它将一个在道德上极具挑战性的叙事,转化为一个关于个人和宇宙灵性净化的强大而永恒的隐喻。
来源:一品姑苏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