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段时间,无论是头部电商还是零售巨头,都在疯狂挤入硬折扣赛道。一股汹涌的 “硬折扣浪潮” 扑面而来,把整个零售行业卷进了一种近乎魔幻的状态里。这个赛道,当真有那么 “香” 吗?
近段时间,无论是头部电商还是零售巨头,都在疯狂挤入硬折扣赛道。一股汹涌的 “硬折扣浪潮” 扑面而来,把整个零售行业卷进了一种近乎魔幻的状态里。这个赛道,当真有那么 “香” 吗?
图源小红书ID中百超市
定档9月26日
中百硬折扣模式51家门店齐开
9月26日,湖北零售龙头中百集团将迎来51家硬折扣店同时开业。
这些门店主要分布在湖北核心区域,包括武汉13个区和黄石市。
中百此次狂飙折扣店业态进行布局,在前期的试验后,如今开始“狂飙”复制。(相关链接:老牌超市 “试水” 双业态:胖东来模式之外,零售转型的第 N 种可能?)
图源小红书ID中百中百超市
从提升消费体验方面,中百对门店进行了全面升级:优化购物动线、升级商品分区、焕新卖场空间氛围。[1]
小红书ID知微book
而更在最关键的商品层面。
中百“小百惠”精准锚定了当地消费者对“高性价比+差异化”的核心需求。商品策略上,中百重点发力自有品牌,推出两大全新系列——中百超市精选与百屿森,新增自有品牌商品300多个。
聚焦消费者日常高频次需求品类,中百精选包含休闲零食、粮油调味、日用百货等多个品类,百屿森则有牛奶、酸奶、饮用水等多款品质商品。
此外,多款自营9.9元价格好物更是凸显品质与好价可以兼得,满足消费者低价不低质的“高性价比”生活需求。
图源公众号i中百
本次51家门店开店详情(可滑动):
为什么巨头们
都把“手”伸向硬折扣模式?
近来,硬折扣模式的发展颇有燎原之势。
京东、美团、盒马、物美等零售巨头纷纷加码。
中百这一波51家门店同开,也算得上硬折扣的“空前盛世”。
对于当地消费者而言,多样化的购物选择值得期待,但对于行业而言,硬折扣的大肆盛行,究竟是喜还是忧?
这个模式在美国、德国、韩国等地已获得验证,据招商证券的测算,社区型硬折扣在德国达到15%+的渗透率。
此外,报告中还指出:对标海外渗透率计算,假设我国硬折扣渗透率达到全球平均水平,则我国社区硬折扣+仓储会员店两类硬折扣空间有望达到近7000亿。此外,从集中度来看,硬折扣在供给、需求及履约侧均具备实现高集中度的条件,美国社区硬折扣CR2/CR5分别高达75%/94%,德国高达66%/97%,赛道有望长出大公司。[2]
如何理解?
说白了就是与其在原有业态上内卷不如换个思路去发展。
拿盒马来说,在去年就锚定了盒马NB(如今已经更名:超盒算NB)将作为盒马未来的重点发展线路之一,而尼尔森IQ《2025中国零售渠道的三大演变方向》报告中指出“小型化、折扣化、生鲜化”的消费趋势与当下的硬折扣发展路径不谋而合。
在京东们、盒马们、中百们有着自身强大的资源(供应链、市场占有等等)基础之上,发展硬折扣之路颇具优势。
硬折扣模式的核心在于“简化全链流程,低成本运营”。SKU数量大幅减少,聚焦高频刚需品,以单品规模实现低成本。
一些发展硬折扣业态的企业,通常会采用“少而精”的原则,一般业态会精选800至1500个高频刚需单品,每个单品类仅保留1至2个头部品牌,以提升单品采购规模与议价能力。(注:此处是一般小型业态,选品数需要考虑具体情况,如像京东折扣超市面积较大5000平米,SKU超5000个。)
此外,为达成低价目标,会整合多元化供应链,包括绕过中间商直接与生产厂家或源头基地对接,部分品类积极开发自有品牌,实行买断制与现款结算,通过现金采购换取更低进货价。
展现在消费者眼中就是:信得过的品牌以及十分实惠的价格。
而在零售行业变革之中,也会有企业能够以供应链高效率和精准运营拔得头筹,正如当年在电商中厮杀而出的京东和淘宝,也正如在外卖大战后的胜者美团和饿了么。
但要说硬折扣是零售企业突围的完美路线,也并不一定。
硬折扣模式也面临着严峻挑战。
传统超市转型硬折扣需要克服供应链简化、选品逻辑调整等系统性变革,其次就是中小型企业在供应链的整合中,是否能够实现商品的物美价廉的同时,还能够获得维持企业持续运营的利润还未可知。
硬折扣模式下的毛利不会很高,因此运营成本必须严格控制。这对企业的精细化管理能力提出了极高要求。
此外,转型硬折扣和用“硬折扣模式”发展的企业在逻辑上是不同的,对团队要求也不同。
采购权回收后的执行、商品结构的规划、传播营销的投放、传统模式的取舍等皆是挑战。
未来,中国零售将更加分层化,既有围绕品质化展开的品牌,也会有满足低端的折扣店存在。消费越分层,零售形式便会越丰富,满足不同消费需求的更多零售业态便会被创造出。
结束语
跳出热闹来看,硬折扣模式既加速了行业供应链优化和效率提升,也可能导致商品同质化加剧,迫使企业利润极具压缩,局限了企业和模式的良性发展。
如何在保持价格优势的同时实现差异化体验,成为行业共同面临的课题。
未来零售业的竞争将不再是单纯的价格战,而是效率与体验的双重比拼,这也将推动整个行业进入更加精细化、创新化的发展新阶段。在价格优势之外,体验创新成为硬折扣店突围的新方向。
来源:彧爸不能正在输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