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号”走红,更期待“守号”掌声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10 05:33 1

摘要:近日,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张东刚的小红书账号@人大刚子火了。从“拜见各位最可爱的同学们”的开场白,到对自己照片“这张很丑”的率性点评,再到对班车时间、食堂水果的秒速回应,短短几日,粉丝量迅速攀升。领导起号,赢得屏幕内外掌声一片,这掌声,究竟从何而来?

□ 袁 媛

近日,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张东刚的小红书账号@人大刚子火了。从“拜见各位最可爱的同学们”的开场白,到对自己照片“这张很丑”的率性点评,再到对班车时间、食堂水果的秒速回应,短短几日,粉丝量迅速攀升。领导起号,赢得屏幕内外掌声一片,这掌声,究竟从何而来?

掌声里,有对距离消融的惊喜。长久以来,高校领导的形象多定格在主席台的发言、文件里的署名。而“人大刚子”的出现,像一声清脆的叩门,敲开了隔阂。学生们发现,在开学典礼上致辞的大领导,会在自己熟悉的社交平台“潜水”,会用年轻人的风格对话,也会把“照顾好自己的学生”挂在嘴边。“人大刚子”让人们看到,大学里不仅有大师,还有贴心的“大家长”。

“人大刚子”的出圈,为所有高校老师上了一堂传播学的“公开课”。今天的大学生是互联网的原住民,走进他们的精神世界,不仅要会说“学术话语”,还得擅长“网言网语”。而“网言网语”来自对大学生网络习惯的深入观察,来自对他们精神世界的尊重理解。放下身段去倾听、沟通,自然能赢得掌声。

“网感”虽可贵,但绝非万能良药。掌声响起之后,路该怎么走?师生诉求千头万绪,可高校治理也需遵循规律。水果供应、班车时刻等需求,可立行立改;博士待遇、基建规划等愿望,则需通盘考虑、有序推进。若网上热情回应之后,实际改变却迟迟未落地,学生们最初的惊喜难免变成失望。

说到底,互联网是个放大镜。它能把“接地气”的姿态放大成掌声,也能把“半截子工程”放大成失望。赢得持久信任的关键,是尽可能将线上的“收到”,转化为线下的“做到”;把网络空间的“键对键”,延伸为现实世界的“心贴心”。打捞起“许愿区”的愿望,让它成为目标,这,就是对掌声最好的回应。

起号容易,守号难。领导干部开设社交媒体账号,靠的不是个人魅力,目标也不是为了当“网红”。张东刚让部处长“亮明身份、立马下场”,正是看清了这一点——账号的热度,不能只靠一人之力,需要一群人接力;互动的效果,不能只凭一时之热,需要一套机制托底。领导起号,最大的考验在“起号之后”,最热烈的掌声也来自“后半篇文章”。

起号,是领导干部走网上群众路线的有益尝试。期待这些账号能永葆真诚,让人们看到沟通的诚意、看到解决问题的努力。

来源:新浪财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