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与伊斯兰教都源自中东,但发展路径完全不同,最终成为敌人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09 19:42 1

摘要:自移鼠创教后,基督教长期以反动会道门的形式存在于罗马帝国地下,类似于天地会,包括移鼠在内的几任总舵主都被官府处死,但其影响力也与日俱增。直至4世纪,罗马帝国的君士坦丁一世一纸米兰敕令,将基督教合法化,该教从此起飞,成为罗马国教。

基督教和伊斯兰教都源自中东。

基督教源于巴勒斯坦,是一个犹太江湖骗子在公元1世纪创立的,此人名叫移鼠,有时也译作耶稣。

伊斯兰教源于沙特,是一个阿拉伯江洋大盗在公元7世纪创立的,此人名叫摩诃末,有时也译作默罕默德。

摩诃末与移鼠

两大宗教的发展路径完全不同。

自移鼠创教后,基督教长期以反动会道门的形式存在于罗马帝国地下,类似于天地会,包括移鼠在内的几任总舵主都被官府处死,但其影响力也与日俱增。直至4世纪,罗马帝国的君士坦丁一世一纸米兰敕令,将基督教合法化,该教从此起飞,成为罗马国教。

4世纪末期,罗马帝国东西分治。

东部帝国绵延千年,跟着东罗马皇帝混的那部分基督教,发展成东正教。

西部帝国很快崩溃,类似于天地会青木堂香主的罗马城主教逐渐在西部取得话语权,成为所谓罗马教皇,跟他混的那部分基督教,发展成天主教。

基督教发展的关键:罗马帝国

围绕移鼠的神性与人性这样无聊的问题,基督教内部存在广泛争议,分裂出许多异端宗派。

天主教和东正教都认为,移鼠既有人性又有神性,二性既不融合也不分离;聂斯托利派认为,移鼠的人性与神性互相连接;一性论派认为,移鼠的人性与神性融合为一。

聂斯托利派又叫景教,历史上在东方有过重大影响,唐朝曾传入中国,现在主要在亚述人中流传。一性论派统称东方正统教会,现流传于埃及、埃塞俄比亚、伊拉克、叙利亚、黎巴嫩和亚美尼亚。

另外,欧洲文艺复兴后,因为天主教的腐朽,德国人、英国人等部分欧洲人进行宗教改革,又整出许多新的流派,被统称为新教。

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证明基督教之景教曾传入唐朝

至于伊斯兰教,很快走出一条政教合一的道路,建立强大的阿拉伯帝国,教主哈里发,同时也是阿拉伯帝国皇帝,通过武装斗争,征服了广袤疆土,归化了众多信徒。阿拉伯帝国崩溃后,波斯人、突厥语民族、柏柏尔人乃至蒙古人纷纷接棒,继续扩张。

另外,由于穆斯林积极参与国际贸易,伊斯兰教也在东南亚和西非、东非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相比基督教,伊斯兰教的发展堪称一帆风顺。

伊斯兰教也分很多宗派,主要是逊尼派和什叶派。这两派的分立,表面上是早期阿拉伯精英在争夺哈里发之位时,产生了不可化解的矛盾和血仇,进而分道扬镳,遗毒千年,但实际上,什叶派是披着伊斯兰羊皮而复活的波斯文明。

两大派之下或者之外,还有很多小门派,有的可以归属于两大宗派之下,也有的独立运作,不属于两大宗派。

伊斯兰教各派系的内斗强度,远强于基督教各派系的内斗。

基督教各派系之间,也就是互相斥为异端,互相搞迫害,互相开除教籍,最多互相钉在十字架上。

但伊斯兰教各派系内斗,是战争。因为政教合一的属性,各派系发展到一定规模,都会争取独立建国的机会,然后发动圣战,互相兼并。沙特瓦哈比运动、伊朗伊斯兰共和国、阿富汗塔利班、伊斯兰国,都是这一传统在现代社会的延伸。

基督教发展的关键:阿拉伯帝国

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在古代长期争夺地盘和信众,相关竞争异常血腥。总体而言,后发的伊斯兰教多数时间处于优势地位。

自创教之初,伊斯兰教就通过军事斗争,主动打击敌对的基督教国家。在7到8世纪,阿拉伯帝国赢得了对东罗马和西欧的重大胜利,夺取了叙利亚、埃及、北非、西班牙等广大地区。11世纪以后,突厥语民族火力全开,夺取了土耳其和巴尔干半岛广大地区,并灭亡了东罗马帝国。

奥斯曼土耳其帝国

基督教也有过反扑,比如东罗马帝国在9到10世纪对阿拉伯帝国的反击,以及西欧十字军在东地中海沿岸的攻势,但这些斗争最终都没有成功。唯一成功的是在西班牙,1492年穆斯林被逐出西班牙。

通过上述斗争,中东、北非、南欧的很多地方都抛弃基督教,皈依了伊斯兰教,如今其主流仍是伊斯兰教。

但是,也有一小部分基督徒顽强不屈。比如,东罗马帝国虽然灭亡,但一些东罗马人仍信东正教,最终发展成现代希腊人。类似情况还有埃及的科普特人、叙利亚和伊拉克的亚述人、黎巴嫩基督徒和阿尔巴尼亚基督徒。

世界各国穆斯林分布

除了武斗,伊斯兰教与基督教之间还有文斗。

伊斯兰教取得的最大文斗胜利,是争取到了蒙古人!13世纪的蒙古西征,摧毁了从中亚到西亚的所有伊斯兰教力量,包括阿拉伯帝国阿拔斯王朝,末代哈里发惨死。对蒙古人军事斗争的失败,是伊斯兰教的严重挫折。但是,随着时间推移,不到一百年,金帐汗国、察合台汗国、伊儿汗国的蒙古统治者及西迁的蒙古人和中亚突厥语民族,纷纷皈依了伊斯兰教。其中克烈部、乃蛮部、汪古部等巨头,曾经长期信奉基督教,也都改信了伊斯兰教。

基督教取得的最大文斗胜利,是争取到了俄罗斯人!9世纪,俄罗斯先民基辅大公国的酋长弗拉基米尔,想为自己的民族选择一种宗教,他派人实地考察了伊斯兰教、天主教和东正教。伊斯兰教和天主教都出局了,而东罗马帝国东正教金碧辉煌的教堂和庄严肃穆的仪式,瞬间征服了俄罗斯人。于是,弗拉基米尔率领全俄皈依东正教。在东罗马灭亡后,正是俄罗斯接过东正教文明的大旗,直至今天。

蒙古人的统治

也有的时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鹬蚌相争,反而让第三方渔翁得利。比如,7世纪,高加索的可萨突厥,面对阿拉伯帝国和东罗马帝国的威胁,急需一种宗教,团结民众,共克时艰。可萨人不想成为阿拉伯或罗马的附庸,于是选择了犹太教!现代出身于俄罗斯的犹太人,基本都是可萨人的后裔。

很多时候,文斗是与武斗相结合的。比如非洲的苏丹,曾信基督教,阿拉伯帝国尝试使用武力征服,但未能取胜。后来,伴随阿拉伯人移民苏丹和伊斯兰教在苏丹的广泛传播,大量苏丹部族归顺伊斯兰教,而信伊斯兰教的部落最终击败并消灭了苏丹的基督教国家,伊斯兰教在苏丹获胜。

但18世纪以后,基督教文明开始处于相对优势地位。伊斯兰世界扛大旗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波斯帝国、印度莫卧儿帝国以及中亚突厥语民族和东南亚马来人纷纷不振,西非和北非诸部更是完蛋,均被英国、法国、俄罗斯三大列强击败甚至殖民。其中,英国信基督教新教,法国信天主教,俄罗斯信东正教。

可是,虽然英法俄击败了伊斯兰文明,但他们的行为却将两大宗教之间互相转换的通道彻底锁死了。也就是说,从此以后,基本不会出现某个部族集体或者大规模从伊斯兰教改信基督教的情况了,反之亦然。

来源:龙豹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