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时节日 | 上巳节——桃花欲发杏花谢 细雨斜风三月三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3-31 18:22 1

摘要:3月31日是农历三月三,古称上巳节。相传三月三是黄帝的诞辰,中原地区有“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生轩辕”的说法。魏晋以后,上巳节改为三月三,后代沿袭,遂成水边饮宴、郊外游春的节日。

3月31日是农历三月三,古称上巳节。相传三月三是黄帝的诞辰,中原地区有“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生轩辕”的说法。魏晋以后,上巳节改为三月三,后代沿袭,遂成水边饮宴、郊外游春的节日。

上巳节历史悠久,在早期表现出浓厚的巫术性质,这一天人们要去水边洗濯,祓除不详,或手持兰草,招魂续魄,即所谓的水滨祓(fú)禊(xì),并有朝廷指定的专职巫者掌管此事。在《周礼》中记录有“女巫掌岁时祓(fú)除衅浴。”郑玄注:“岁时祓除,如今三月上巳,如水上之类;衅浴谓以香薰草药沐浴。”《后汉书·仪志上》也记载“是月上巳,官民皆絜(jié)于东流水上,曰洗濯(zhuó)祓除,去宿垢疢,为大絜。”我们所熟知的《论语》中“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即是上巳风俗。

明木刻圣迹图版“四子侍坐” 孔子博物馆藏

唐·杜甫

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

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

《诗经·郑风·溱洧》中“溱与洧,方涣涣兮。士与女,方秉蕑(jiān)兮”的记载。《宋书礼志二》引用《韩诗》说:“郑国之俗,三月上巳,之溱、洧两水之上,招魂续魄,秉兰草,拂不祥。”上巳节外出祓禊游玩的活动为青年男女提供了见面的机会,男子和女子在水边相会,互赠花草传递感情。到了唐朝,杜甫“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更将其摇曳绮丽之风情烘至高处。

清招子庸圣兰图轴(部分) 孔子博物馆藏

浣溪沙·三月三日

宋·刘辰翁

高卧何须说打乖。小篱过雨翠长街。缃桃定有踏青鞋。

晴日又思花处所,东风绝似柳情怀。人间安得酒如淮。

上巳节正值春暖花开之时,除了修禊之外,人们纷纷走出家门,游春赏景,踏青游玩,临水宴饮。这不仅促进了身心健康,也成为社交聚会的好时机。在千古流传的《兰亭集序》中,诗人就向我们展示了上巳节人们踏青游玩的生动场景“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清春风得意图册(其二) 孔子博物馆藏

成都遨乐诗三月三日登学射山

北宋·田况

门外盛车徒,山半列蚕市。

彩棚飞镝远,醉席歌声起。

“蚕生春三月,春桑正含绿。”在古代,养蚕是一项重要的农业活动,三月人们开始育蚕,采桑喂蚕,蚕市也因而得以繁荣。在我国的成都地区 ,三月蚕市是“十二月市”之一,主要交易蚕种、蚕丝制品及各种农具。《神仙感遇传》载:“一岁上巳,满川于学射山通真观看蚕市。”伴随着蚕市,民众在上巳节还有学射山习射、宴饮的习俗。北宋画家、诗人文同《学射山仙祠记》称:“每春三月,成都人士女,倾城来游,习射山祠下,张列饮宴,尽日而返。”

“骊歌唱罢酒初酣,流水桃花月正三。”四时之景,此时最美,愿你尽享明媚春光,遇见不期而遇的惊喜......

来源:紫琉香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