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个听着很离谱的家族传承,基因验证竟然是真的!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09 19:00 2

摘要:其中考古主要是通过还原古人身份、出土文物研究去对历史进行进一步修正,而分子人类学则主要是通过研究现代人口的基因类型,去探索还原古代家族及人口的真实来源、迁徙、发展情况。

随着分子人类学研究的深入,基因和考古一样,成为了验证历史的重要手段之一。

其中考古主要是通过还原古人身份、出土文物研究去对历史进行进一步修正,而分子人类学则主要是通过研究现代人口的基因类型,去探索还原古代家族及人口的真实来源、迁徙、发展情况。

在这些研究中,我们也发现了不少非常有颠覆性的结论,有的是直接推翻了信史的说法,有的是颠覆我们的传统认知,还有的则是验证了一些离谱结论。

今天,我们就从家族传承出发,讲两个被基因验证的夸张但真实的家族传承。

这还要从一个故事说起:

唐玄宗时期,曾先后出过两位著名的张姓宰相,一位是张说,一位是张九龄。

武则天执政期间,张说被流放岭南,过韶州时认识了张九龄,两人一见如故、又是同姓,谈话间就聊到了家族传承。

其中张说是河东人,祖上是赫赫有名的范阳张氏,而张九龄是韶州人,祖上也认的是范阳张氏,也就是说两人竟然是同宗。

唐朝还是很认门第的,张九龄这一波「认亲」直接让他攀上了名门士族的高枝,后来张九龄的飞黄腾达从某种角度来说也离不开张说的推崇和范阳张氏身份的加持。

韶关市随处可见的张九龄纪念像

当然,两张一南一北相隔千里,以前并不认识,然后聊着聊着就成了一个祖宗了,这事儿听着就很夸张。别说咱们不信,当时就有很多人不信。

有不少人就认为这是张九龄为进仕途而攀的高枝,也有人认为这是张说为了招揽后辈来壮大自己。
其中新、旧唐书的说法都颇令人玩味:

旧唐书:时张说为中书令,与九龄同姓,叙为昭穆,尤亲重之,常谓人曰:「后来词人称首也。」九龄既欣知己,亦依附焉

新唐书:九龄自才鉴,吏部试拔萃与举者,常与右拾遗赵冬曦考次,号称详平。改司勋员外郎。时张说为宰相,亲重之,与通谱系,常曰:「后出词人之冠也。」

旧唐书说张九龄是「依附」,而新唐书则在「与通谱系」在「亲重之」后面,就难免给人一种「我看重你所以把你纳入我们谱系」的感觉。

不过再怎么怀疑,这个事情在当时既不能证实也不能证伪。

但随着基因家族研究的深入,我们现在已经发现了范阳张氏的家族遗传标记 O-MF15712,该家族形成于秦汉时期,河北、辽宁、江苏、湖北以及广东广西等地。

其中,河北、辽宁、江苏、湖北的分布与历史上范阳张氏本贯河北范阳、部分房支东晋或刘宋时期南迁江东及襄阳的轨迹较为吻合。

而分布在广东、广西这些地区的样本主要集中于 O-MF16127 这一个分支,且该分支形成于隋唐时期。

O-MF15712 树形分化图

根据《唐尚书右丞相中书令张公神道碑》载:

其先范阳方城人……四代祖讳守礼,隋钟离郡涂山令。曾祖讳君政,皇朝韶州别驾,终於官舍,因为土著姓。

张九龄家族是因为曾祖张君政做官定居韶州始兴县,从而发展成的当地著姓。

如此看来,O-MF16127 可能就是对应的张九龄曾祖张君政。也即是说张九龄家族的的确确是范阳张氏家族的后裔。

没想到,被质疑了千年的家族传承竟然是真的,基因终于还了张九龄一个「清白」!

在平时的生活中,复姓想必已很少听说了,而把序号当作复姓可能许多朋友更是听都没听过。

这就是第五姓,位于《百家姓》的最后一句「第五福言,百家姓终」。

如今,这个姓的人群不足万人,主要集中在陕西咸阳的泾阳县埝口五村和旬邑县魏洛村。

泾阳、旬邑两县地理位置截图

虽然这个姓很古怪,但他们的口气不小,什么东汉的第五伦、战国的齐威王、西周的陈胡公等等都是他们祖先

这第五伦还好理解,毕竟是一个姓的。那这齐威王和陈胡公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原来,根据第五氏的族谱记载,第五氏的始祖即东汉时期的第五伦。而根据《后汉书·第五伦传》的说法,第五氏的祖先就是田氏齐国的后裔

西汉初年,汉高祖刘邦迁徙先秦六国贵族及各地豪强十余万至关中(今陕西咸阳)定居,一则为壮大中央,一则削弱地方。这其中田齐后裔因人数众多,总共分了八批才迁完,且后裔子孙便以迁徙顺序为姓,改为了第一至第八氏。

而第五氏的祖先便是秦末起义军的领袖之一田横。

第什么什么的姓氏不仅有侮辱性,而且确实也不怎么好听,因此经过两千年的沧海桑田,大部分都没有继承下来。

独独是第五氏,因为东汉时期的第五伦位居三公之一的司空而声名远扬,此后家族也名人辈出,如唐代的第五琦、宋代的第五均、明代的第五安等等。

以上就是第五氏在族谱及正史上的记载与说法。虽说看着没啥前后矛盾、史料冲突之处,但两个村的人几千人,共祖 2000 年,而且还是贵族后裔?

这怎么想怎么像天方夜谭。

但无论多少质疑,在检测结果出来的那一刻,就都不存在了!

经检测,咸阳泾阳县埝口五村和旬邑县魏洛村的第五氏人群最早共祖于 2030 年前,则正好对应了东汉时期第五伦的生活年代。

不仅如此,这个第五氏家族 O-MF965 的上游 O-FGC23868 及更上游 O-F4249 分别在春秋时期与西周初年有过一次人口的大爆发

O-MF965 及上游分化示意图

同时,我们在 O-FGC23868 下还发现了与第五氏家族 O-MF965 同时期分化的华北田氏家族 O-MF853

O-MF23868 部分树形截图

这么看来,O-FGC23868 可能就是历史上的田氏齐国,而 O-F4249 则可以对应到陈国

各种史书上记载的关于「陈国-田齐-咸阳第五氏」的 3000 年传承,竟然通过基因检测得到了完美的验证

要非说还有什么美中不足,应该就是第五氏还无法确定是否为田横后裔。除此之外,这个家族在传承上简直是一个奇迹。

每当我们听到那些家族的传承被验证时,不得不佩服历史的伟大与基因的神奇。

而随着越来越多的家族被研究出来,我们又发现,原来除了那些记录下的传承故事外,还有着更多的家族其实也都传承了百年千年,只是因为没有历史的记载,所以不被人熟知。

基因也不仅是我们验证过去的手段,还是我们连接古人的桥梁,和发掘历史、重塑历史的重要工具!

参考文献:

1.旧唐书·卷九十九·列传第四十九·张九龄

2.新唐书·卷一百二十六·列传第五十一·魏卢李杜张韩

3.后汉书·卷四十一·列传第三十一·第五钟离宋寒

来源:科学学学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