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位于贵州安顺的双阳飞机制造厂,曾是沈飞援建的我国沈飞,成飞之外的第三大歼击机制造厂家,而今的贵州飞机公司的前身,是当时011基地下属的歼击机总装试飞厂,有职工4千人左右。
位于贵州安顺的双阳飞机制造厂,曾是沈飞援建的我国沈飞,成飞之外的第三大歼击机制造厂家,而今的贵州飞机公司的前身,是当时011基地下属的歼击机总装试飞厂,有职工4千人左右。
双阳厂过去主要总装出厂了歼6,歼7型系列飞机数以百架,为国防事业作出很大贡献。
80年代中期,我国基于国际形势的判断,进行了军队裁减百万的行动,在“军队要过苦日子”,为经济建设让步的战略下,军机生产任务由几十架陡然下降到几架,工厂急剧亏损,开发民品,走军民结合的道路势在必行。
与基地内其他厂家不同,双阳厂开发民品的最大障碍,就在工厂是作为飞机总装试飞企业而存在的,厂里基本没有加工制造能力,一时间,面对空而宽大的厂房,开发民品困难重重。
为了生存,再难也得干,工厂职工开始了异常艰难的民品开发之路。
组建了电容器生产线,为其他电子企业组装生产电容器,最高时产值过数百万,大概容纳了50名左右的军品线上减下来的职工。
组建了内部闭路电视安装服务部,承接了多家企业,县域单位内部的闭路电视安装工作,也曾创下几百万产值的业绩,安置了军品线上减下来的近百名职工。
组建了双阳通用航空公司,购入了两架运11型运输机,为西南地区开展了森林撒种,防火巡视服务,安置了近百名职工,创造了年几百万产值。
组建了为家用轿车配套生产康明型导管,是厂里开发民品较成气候的产品。
开始测绘组装云雀家用微型轿车。
另外还承接一些小宗的来料组装的任务。
但这些产品的开发,都没形成气候,最后都无疾而终了。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生产任务锐减,待遇很低,人心浮的、此时,原本计划分配到厂里的大学生大批流失,所以,成飞出了歼20总师,而贵飞没能出大师。
想起来,白手起家开发民品,双阳厂人那时很悲壮。
其精神可嘉。
来源:白水河人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