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后种菜牢记“三宜三忌”,老把式经验总结,少走弯路多收菜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09 19:05 3

摘要:这几天在田里转,发现不少老乡犯了同一个错:眼看秋分过了,急着把香菜、芹菜种子撒下去,结果要么不出苗,要么刚冒头就蔫了。其实秋天种菜就像熬粥,火候不到硬煮,只会夹生。结合今年天气和几十年的种地心得,给大家念叨念叨“三宜三忌”,照着做,秋冬菜园子准能吃不完。

这几天在田里转,发现不少老乡犯了同一个错:眼看秋分过了,急着把香菜、芹菜种子撒下去,结果要么不出苗,要么刚冒头就蔫了。其实秋天种菜就像熬粥,火候不到硬煮,只会夹生。结合今年天气和几十年的种地心得,给大家念叨念叨“三宜三忌”,照着做,秋冬菜园子准能吃不完。

今年秋天怪得很,北方冷空气来得早,南方“秋老虎”还在蹦跶。就说宿州萧县,白天太阳晒得人脱外套,夜里风一吹就得加薄袄,这种“昼夜温差大”的天气,种菜得反着来:

北方冷得快:现在赶紧种菠菜、小白菜,选“耐寒品种”(比如菠菜选“尖叶红根”,零下5℃冻不坏),撒种时掺把草木灰,既能保暖又防蚜虫。南方还热的地方:芹菜、香菜别急着播!去年邻居王婶9月初种香菜,30℃高温把种子闷烂了,后来学乖了——等白天温度降到25℃以下,把种子用啤酒瓶碾开(外壳硬,不碾开半个月不出苗),泡温水2小时再种,20天就绿油油的。

小窍门:拿不准温度?早上出门看露水,要是草叶上结霜了,就种耐寒菜;要是还光脚踩地不凉,再等一周!

玉米、高粱快收了吧?空出来的地别闲着!今年在贵州册亨看到老乡们用“玉米地套种秋萝卜”,玉米杆子还没砍,萝卜种子已经撒下去了,等玉米收完,萝卜正好长到手指粗。这招特别适合小地块:

高秆套矮秆:玉米、大豆地里套种小白菜、油菜,高秆作物遮阴,矮秆菜不怕晒,还能少浇一半水。收完赶紧种:水稻割完别急着翻地,撒把油菜籽,年前能割一茬菜薹,开春再收油菜籽,一田两收。

注意:套种时留“通风道”,比如玉米行距留60厘米,中间种3行萝卜,不然密不透风,容易烂根。

今年台风“塔巴”把广东、广西的菜地淹了不少,老乡们心疼得直跺脚。其实雨后72小时是“黄金补救期”,去年我家玉米地被淹后,这么做保住了八成收成:

排水别等天晴:用锄头挖“十字沟”,让水往低处流,积水超过6小时,玉米根就烂了(亲身经历!)。叶面喷“急救肥”:雨后叶片发黄,赶紧喷磷酸二氢钾+芸苔素,100斤水兑2两肥,叶子3天就变绿。扒开根部土透气:像花生、红薯这些根茎菜,雨后用手把根部泥土扒松,不然土壤板结,结的果子又小又畸形。

前几天集市上见着卖“进口生菜种”的,说能长到3斤重,结果李叔买回去种,叶子薄得像纸。记住:

本地品种最靠谱:北方选“北京新三号”白菜,南方种“广东矮脚黄”,别迷信“高价进口种”,有时候老品种更抗灾。别贪多求全:阳台种菜就选香菜、小葱,好养活;大田种萝卜、白菜,耐储存,冬天不愁没菜吃。

秋分后雨水多,像广西、云南这几天老下雨,种菜最忌“水勤”:

萝卜、胡萝卜:浇水多了裂果,土表见干再浇,结的果子光滑不空心。大蒜、洋葱:苗期旱一点反而长得壮,要是天天浇,苗会“疯长”,冬天容易冻死。香菜、芹菜:虽然喜湿,但要“小水勤浇”,拿喷壶早晚各喷一次,比拿水管冲强十倍。

去年秋分后,邻居家的白菜得了“霜霉病”,叶子烂得没法吃,其实提前插“黄板”就能防:

蚜虫、粉虱:菜地边上插几块黄板(买不到就用硬纸板涂黄漆,再抹点机油),虫子自己飞上去粘住。霜霉病、软腐病:下雨前喷一遍“波尔多液”(硫酸铜+石灰水,老配方管用),雨后再补喷一次,基本不得病。地下虫(蛴螬、地老虎):种萝卜时,在坑里撒一小把“毒饵”(麦麸拌敌百虫),虫子不敢来。

种地没有“万能公式”,就像今年北方旱、南方涝,得灵活调整。记住“看天、看地、看品种”,多跟村里老把式聊聊,比看书本管用。你那里现在种啥菜?遇到啥问题?评论区说出来,咱一起想办法!

来源:农人马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