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原本我看到3名女生,在驾驶小米SU7去考编的路上,遭遇了车祸三人不幸遇难,是很悲痛的。
原本我看到3名女生,在驾驶小米SU7去考编的路上,遭遇了车祸三人不幸遇难,是很悲痛的。
可接下来发生的事情,让我感觉到越来越魔幻,尤其是网友对小米进行口诛笔伐。
01
好,咱们首先梳理一下这起案件的一个来龙去脉。
就是一个02年的女生,开着男友送她的小米SU7,带着2个小姐妹,到安徽去参加考编。
在事故发生之前,她是开着智能辅助驾驶,以116km/h的速度,在高速上狂奔。
在这期间,根据小米所披露的数据显示,她曾长达8分钟的时间,双手离开方向盘。
后来经过一个路段时,这个路段刚好是在修路,需要调整车辆到对向车道。
车辆识别到前方有障碍物,所以立即就发出警报,并且对车辆进行了降速。
女生发现异常之后,立马就接手了方向盘,并且对车辆进行调整。
就在这个过程中,车辆就撞到了水泥墩,然后车祸就发生了。
事故发生之后,车辆应该是出现了短路,所以就发生了燃爆,三名女生不幸丧命。
02
按理说这就是一起正常的车祸而已,只需要找来帽子叔叔,以及联系保险,进行处理就行了。
可随着女生母亲的发声,这起事件就变得越来越魔幻了。
她提到了两点关键性的问题:车门打不开,事故后车企没联系处理。
言外之意就是,她认为自己女儿的丧命,其实跟车门打不开有必然的关系。
如果在发生碰撞之后,车门能够及时打开,那么这场悲剧就能避免,因此涉事车企有很大的责任。
而在事故发生之后,涉事车企没有主动联系他们,这就是不负责任的表现。
此时,一些媒体开始大肆报道这起事件,尤其是关于当事人母亲的发声。
在媒体的推波助澜之下,针对小米企业的舆论就开始形成了。
网友纷纷开始抵制小米,不少人甚至是跑到小米售车的直播间,表达自己的愤怒。
小米正在遭受一场前所未有的危机,之前还是受人追捧,现在则是人人喊打。
而小米自身更是损失惨重,几天之内股价疯狂下跌,直接是蒸发了几千亿。
而雷军更是被逼着,不得不出来进行发声!
如果这场事故,的确是因为小米自身的问题,那它活该被骂,可事情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
03
咱们先确定一个问题,事发时车门打不开是事实吗?
这是事实,也不是事实!
之所以说它是事实,是因为事发之后,有救援人员的确发现车门是没打开。
而我之所以说它不是事实,是因为之所以车门打不开,不是因为真的打不开,而是没人打开。
大家注意一下小米官方披露的一个消息,事故发生之前车速是116km/h,在碰上之前降到了96km/h。
之前曾有车企做过碰撞测试,在这样的车速之下撞上水泥墩子,基本上车都会被干废。
而这辆小米SU7的A柱与B柱,并没有完全变形,说明小米汽车的抗撞能力,还是可以的。
可在这样的高速碰撞之下,钢铁都能给你干变形,别说是一个血肉之躯的人了。
如果你要是系上安全带,大概率会被撞晕过去,如果没系安全带,有可能直接飞出去。
女孩并没有飞出去,说明她们应该是系安全带了,那发生车祸之后,她们大概率会是晕过去的状态。
如果人是清醒的,应该知道小米汽车上,不仅有电子锁,还有机械锁。
在车辆全部断电的情况之下,你可以用机械锁打开车门。
也就是说,只要你人是清醒的,根本不存在打不开车门的问题。
所以你把车祸归结为车企,这是不客观的。
04
好,咱们再看一下这起事故发生之前的潜在隐患。
第一个安全隐患:黑夜高速行驶。
当时女子驾驶车辆的车速是116,如果你是在白天的话,开这样的速度也没啥问题。
可问题是这是在晚上,晚上由于光线条件的问题,如果车速过快,就会提升危险系数。
第二个安全隐患:完全依靠智能辅助系统。
当前一些车企的智能辅助系统,只能是一个辅助系统,根本无法做到单靠这个辅助功能开车。
而且雷军在之前做测试的时候,他也曾贴心提醒大众,就算是用上辅助系统,也得双手放在方向盘上。
可根据小米官方的披露,事故发生之前,女子竟然有8分钟左右,双手离开了方向盘,车辆完全交给了辅助系统。
第三个安全隐患:驾驶员自身技术问题。
据死者母亲透露,女孩是在2022年7月份拿到的驾照,满打满算到现在还没到3年。
考虑到她的另外一个身份,还是一名大学生。大学生平时是需要上课的,所以开车时间也是有限的。
所以,看似她已经拿到驾照3年了,其实从理论上来讲,还只不过是一个生瓜蛋子而已。
至于她母亲所说的,拿到驾照后都有开家里的车,而且也曾多次一人跑高速。
这些并不能证明她的技术有多好,只能证明她是有开车的经历,说是老司机算不上。
而且小米SU7,不是属于普通的车辆,而是高马力的车。相当于一个平替版的保时捷。
言外之意就是,就是让一个普通人骑一个匹赤兔马,她肯定会摔跟头的。
所以在这些安全隐患之下,再加上突然出现的路况,出事故的概率就会很大。
05
悲剧的发生从来不是一个因素造成的,尤其是这起悲剧,更多地是驾驶员自身的问题,跟车企关系不太大。
可事后当事人父母,却把矛头直指小米,甚至要求对方,为死者的死买单,这不就是在推卸责任吗?
而且,之前其他车企也发生过类似的事情,我也从来没有见过,有谁直接去找车企的。
这样的操作,我真的可以说是,闻所未闻,听所未听!
打个不太合适的例子,那比如我某一天跑步的时候,一不小心摔伤了,那我可以追究生产鞋子的企业,以及道路施工方的责任吗?
这很明显就是没道理啊!
而且就目前小米企业所表现出来的态度,以及及时对舆论,对当事人家属的回应,已经展现出他们的风度与担当了。
所以,我们不分青红皂白,不管背后真相,肆意攻击一家无辜的民族企业,真的不合适。
来源:志哥点评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