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师者如灯,照亮学子前行路。值此第41个教师节来临之际,我们聚焦身边的优秀教师群体。他们中,有扎根一线深耕教学的“引路人”,有暖心守护学生成长的“守护者”,也有勇于创新探索教育的“开拓者”。接下来,请跟随小编,聆听他们的教育故事,向每一份坚守与奉献致敬!
师者如灯,照亮学子前行路。值此第41个教师节来临之际,我们聚焦身边的优秀教师群体。他们中,有扎根一线深耕教学的“引路人”,有暖心守护学生成长的“守护者”,也有勇于创新探索教育的“开拓者”。接下来,请跟随小编,聆听他们的教育故事,向每一份坚守与奉献致敬!
朱琳 西南科技大学
朱琳,西南科技大学教授、博导,中共党员,四川省“天府峨眉计划”人才,连续两年入选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她坚持科研报国,服务核能强国战略,作为全国样板党支部副书记,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组建“党员科研攻坚小组”,在核废治理、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中成效显著。
科研方面,她主持国家级、省部级项目7项,自主研发的新型放射性碘吸附材料被列为我国乏燃料后处理备选关键材料,获国家发明专利11项,出版专著3部,相关技术通过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验证。教学上,她主讲《放射化学》上线校级智播课堂,近五年指导12名学生保送清华、北大等名校,8人入职核工业单位,团队获“四川省青年科技创新研究团队”。学科建设中,她助力核学科入选四川省“双一流”培育学科,主持建成核化学分析测试平台,为核学科发展奠定基础。
朱琳教授以科技报国为使命,传承“两弹一星”精神,为核能事业培养栋梁之才,事迹获四川卫视等媒体报道,展现了新时代高校教师的担当与风采。
三台中学实验学校13班教师团队
何惧前路征程远,山登绝顶我为峰!在三台这片教育沃土上,三台中学实验学校13班的教师们始终秉持“以校为家,创新克难,自强不息,追求卓越”的育人精神,让顶尖学府的梦想照亮三台学子的未来。
风霜雨雪,他们以“止于至善”的信念潜心教研、精益求精;春暑秋寒,他们用“爱生如子”的温情陪伴成长、静待花开。无论是深夜备课的灯光,还是与学生一次次真诚的交谈,都凝聚成他们不负使命、臻于至善的勇毅担当。
铁肩担起家国梦,丹心润育栋梁材。他们以热爱与赤诚深耕三台这片教育沃土,用创新与拼搏助力县域教育高质量发展,以卓越的育人成果展现了新时代教育的担当与力量。
梓潼中学教师团队
梓潼中学积极响应国家县域高中振兴战略,秉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践行“弘德崇文、和谐育人”的理念,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核心,全力构建一座洋溢青春、赋能成长的理想学苑。
学校高度重视学生身心健康,专业化的“学生发展中心”成为涵养心灵、守护成长的温暖港湾。生活区域温馨宜人,寝室全部配备空调与新式床具;食堂推出营养美味的餐品,并开设“美好‘食’光”特色课程,融饮食文化于日常,育健康习惯于点滴。标准的运动场地设施完备,绿茵场、塑胶跑道与多功能场馆相映成辉,助力学子强健体魄、绽放活力。社团活动百花齐放,书法、科创、舞蹈、篮球等多元平台,尽显个性才华。
梓潼中学以奋进之姿、育才之志,扎根县域教育沃土,助力每一位学子在这里书写青春、成就梦想,奔赴山海!
绵阳一中高2022级教师团队
敢打硬仗、誓打胜仗;善创奇迹、屡攀高峰——这就是卓越的绵阳一中高2022级年级团队。
在学校党委的坚强引领下,年级组协同指挥,精准施策,凝聚成一股锐不可当的奋进力量。
年级团队远赴名校取经,深研课标真题,借大数据平台实现“靶向复习”;班主任晨昏相伴,以爱育心,用细致管理营造奋进学风;科任教师协同共进,设计分层“小练习”,以面批面改实现培优补差。他们不拘一格、不弃一卒,用智慧点亮迷茫,用陪伴温暖成长。
老中青三代教育人薪火相传,以使命为桨、以情怀为舟,年级成绩刷新学校历史,彰显团队的力量与温度!
绵阳普明中学高2022级教师团队
在绵阳普明中学高2022级的奋进历程中,广大教师以匠心守初心、以挚爱育英才,书写了许多感人至深的教育篇章。他们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更是学生成长的引路人与心灵的守护者。
晨曦微露,班主任已守候教室,伴学生书声朗朗;夜幕深沉,备课间灯火常明,教师们仍深耕教法研磨、细致批阅纠错。党员教师率先垂范,以“ 党员+培优补差”“ 党员+踩线生包联”等项目为抓手,将关怀从课堂延伸至心灵,做学生成长的暖心人。年级创新践行“ 因生施策”,创“ 五维研究法”精准对接新高考,推“ 小组合作学习”激活学生自主成长力,借作业批阅与学生笔墨对话,点亮迷茫青春。每一次耐心辅导、每一本精心批改的作业、每一句温暖鼓励,皆为学子筑梦阶梯。全体教师以创新教学践行“因生施策”,用细致陪伴诠释“立德树人”。
绵阳开放大学教育处教师团队
绵阳开放大学开放教育处有专、兼职教师和班主任39人,主要负责校本部开放教育专、本科近4000人的教育教学工作,是一个团结又和谐、攻坚能克难、善作又善成的优秀教学管理团队。
该部门以“五心”服务铸造师德师风,一以贯之地坚持思政“三全育人”,首创了在班级建立临时党支部的“党建引领德育”工作法;在狠抓教学质量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实施了学位英语、面授课、直播课、论文指导多项教学改革,形成了可量化的教育质量品牌效应,获国开奖学金人数、优秀毕业生人数、学位获取率、应届毕业率远高于全省市州学校平均水平;该部门先后在第七届、第九届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斩获省级铜奖和银奖。
杨娇 四川省盐亭中学
她在三尺讲台默默耕耘,用信念导航,以情操立德,凭借学识启智,仁爱润心,生动诠释了“四有”好老师的深刻内涵。
作为数学老师,她特别擅长将抽象概念形象化、复杂问题模型化。她深知教学不止于知识传递,更着力于核心素养的培养。她不仅培养学生的探究性思维,鼓励质疑与创新,还为学生建立“数学思维成长档案”。
作为班主任,她用真心与细心编织起爱的网络,温暖学生的心灵,她的学生亲切称她为“娇姐”。她对每一个学生都不抛弃不放弃,学生们的点滴进步她都及时给予鼓励。家长们经常感慨:“孩子能遇到杨老师,是最大的幸运。”
卢建军 四川省平武中学
“卢导情书”,助力梦想开花。历史教师卢建军,是学生们逐梦路上的“引航人”。他不仅以渊博学识点亮历史课堂,更以“因材施教”的匠心,为学生量身定制了一本“历史思维进阶秘籍”。册页间密密麻麻的批注与鼓励,被学生们亲昵地唤作“卢导的情书”。
在某次适应性演练考试中,某学生历史发挥失常,没能达到预期,让师生二人都备受打击。如何破局又不增加学生压力?那个夜晚,卢建军老师辗转难眠,反复琢磨辅导方案。次日,他先与该学生促膝长谈,帮她梳理问题、重建信心,再针对性调整教学策略,该生最后不负众望,一举夺得历史单科85分的优异成绩,位列全省前茅。当学生的录取通知书翩然而至时,卢建军老师动情地说:“这不是我一人的功劳,是学生们用汗水与智慧书写的最美篇章。”
陈小静 四川省北川中学
陈小静,男,汉族,四川省北川中学教师,执教高中语文并兼任班主任,始终以热忱与匠心投身教育事业。十五年的教学生涯中,他深耕文本,创新教法,用文字赋予教学温度,用文学滋养学生心灵;十三年的班主任工作中,他以爱育人,因材施策,细致入微,视学生为亲子,视家长若朋友,成为学生信赖的“心灵导师”和家长信任的合作伙伴。他所带班级班风正、学风浓,曾获省、市、县“优秀班集体”,本人荣获首届“绵阳市四有好老师”荣誉称号。
冯萍 绵阳市机关幼儿园
绵阳市机关幼儿园党支部书记、园长冯萍,38年坚守学前教育。她如母亲般守护童心,汶川地震后五年十余次赴北川,为震后幼儿提供心理援助,帮当地幼儿园重建课程体系。她“以研促教”,带领团队深耕课题研究,教学成果获四川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园所获评“全国优秀幼儿园”“全国教育科研先进集体”等多项国家、省、市级奖。她怀揣教育均衡初心,十几年扎根偏远山区与革命老区,长期帮扶北川、平武、阿坝等地幼儿园提升办园质量,帮扶广安邻水县六幼成区域示范园,累计培训幼教同行超10万人次。这份刻入骨髓的热爱,让她先后获全国中小学思想道德建设先进个人、四川省特级教师、四川省天府名师、四川省最美教师等荣誉,更让教育星火照亮万千童心成长路。
丁祥 绵阳市花园实验幼儿园
他是孩子们最爱的“祥哥哥”,也是孩子们运动时最好的玩伴。八年来,他将“软式棒垒球”变成一份珍贵的童年礼物,让课程与游戏相融,带领孩子们在汗水和笑声中学会合作、坚持与探索。他所培养的“运动小达人”连续多年在省、市级展示中荣获一等奖。
他是花园实验幼儿园男教师团队的“领头雁”,他创建健康工作坊,推行“全日锻炼”,打造“情智体育课堂”,构建“生活+体育”“游戏+体育”的阳光体育新样态,让运动成为孩子每日生活中自然的一部分。
他还心系远方,通过“四川云教”帮扶民族地区教师共研共建,传递先进教育理念。在他心中,教育没有边界,每个孩子都值得被阳光照耀。
庞兰 绵阳民族初级中学
庞兰,绵阳民族初级中学化学教师、教研组长。自2015年以来,始终坚守民族教育一线,以扎实的专业素养和深厚的教育情怀,践行着 "立德树人" 的教育使命。曾获“绵阳市优秀共青团干部”、市教育教学论文一等奖、义务教育质量评价教师一等奖、课堂教学设计评比一等奖等荣誉。
她秉持"严慈相济" 的理念,注重从思想、情感、生活三个维度关爱民族学生。她在工作上兢兢业业,针对不同民族学生的文化背景和学习基础因材施教,备好每一节课,上好每一堂课,批好每一份作业,用爱心和耐心浇灌每一位民族学生,在平凡岗位上书写着不平凡的教育篇章。
来源:锦绣巴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