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人活一辈子,总盼着身边人都实在,跟谁相处都能敞亮心。就像老辈人常说的,“与人交,贵在诚”,可偏偏这世上,不是所有看着热乎的人,都掏心掏肺。有些人事儿上做得漂亮,话也说得贴心,可转过身就给人摆一道,这种 “人精” 比明着来的小人更吓人 —— 小人坏在脸上,他们坏
人活一辈子,总盼着身边人都实在,跟谁相处都能敞亮心。就像老辈人常说的,“与人交,贵在诚”,可偏偏这世上,不是所有看着热乎的人,都掏心掏肺。有些人事儿上做得漂亮,话也说得贴心,可转过身就给人摆一道,这种 “人精” 比明着来的小人更吓人 —— 小人坏在脸上,他们坏在骨子里,防都防不住。毕竟人心就像隔着一层棉纸,看着透亮,真要戳破了,才知道里面藏着什么。不求跟每个人都处成知己,但也别被人卖了还帮着数钱,所以得把眼睛擦亮点,看清那些装出来的 “好”。
第一种 “人精”,是专挑好听话说的 “笑脸虎”。这种人见谁都堆着笑,跟人说话时一口一个 “兄弟”“姐妹”,人有事找他,他嘴上应得比谁都快,“没问题,包在我身上”,可真要等人盼着结果,他要么推三阻四,要么早把事儿抛到脑后,更阴的是,他还会在别人面前装好人,说 “我早就想帮他了,可他自己没弄好”,把责任全推给对方。
唐朝有个叫李林甫的宰相,就是典型的 “笑脸虎”。史书里说他 “口有蜜,腹有剑”,平时见了大臣,总是客客气气,不管对方提什么想法,他都先顺着说 “这个主意好”“您想得真周到”,可背地里,只要谁比他有本事,或者碍了他的路,他就会在皇帝面前说坏话。
当时有个叫裴耀卿的大臣,很有才干,皇帝挺看重他,李林甫表面上跟裴耀卿称兄道弟,还经常夸他 “裴大人办事利索,是朝廷的福气”,可转头就跟唐玄宗说 “裴大人权力太大,要是再让他管着财政,恐怕会把持朝政”,就这么几句话,把裴耀卿的职位给撤了。还有张九龄,也是当时的名臣,李林甫跟他相处时,总说 “咱们得一起为朝廷出力”,结果背地里却挑唆皇帝,说张九龄 “太固执,听不进劝,不利于国事”,最后张九龄也被罢了官。这种人,笑脸是他们的面具,甜言蜜语是他们的武器,要是信了他们的笑,就等着栽跟头吧。
电视剧《知否知否》里,盛家的林噙霜也是个 “笑脸虎”。她在盛紘面前,总是柔柔弱弱的,一口一个 “老爷”,说话轻声细语,还总替下人着想,比如下人打碎了东西,她会说 “别罚他们了,都是我没看好”,看着特别善良。可背地里,她满肚子算计。卫小娘怀了孕,她表面上送补品,说 “妹妹怀着身孕辛苦,这点东西补补身子”,实际上却在补品里动手脚,还故意让卫小娘住到偏僻的院子里,最后卫小娘难产而死。她还偷偷把盛家的钱拿出去补贴娘家,被发现了就哭着认错,说 “我只是想让娘家过得好点,没敢跟老爷说”,把盛紘哄得团团转。身边要是有这种人,平时跟人笑得越甜,越要多留个心眼,别被那副笑脸骗了。
荀子说过,“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可 “笑脸虎” 把这份 “假物” 用错了地方,他们把笑脸当遮羞布,把甜言蜜语当钩子,就等着有人上钩。跟人相处,别光听人家说什么,更要看人家做什么 —— 说得再好,不办实事,甚至背后捅刀子,这种人再热乎也得离远点。
第二种 “人精”,是把 “善良” 挂在嘴边的 “伪善者”。这种人最喜欢装成 “老好人”,别人有矛盾,他总冲在前面 “劝和”,嘴里说着 “大家都是朋友,别伤了和气”;看到谁有困难,他也会凑上去 “关心”,说 “有啥难处跟我说,我帮你想办法”,可真要他出力,他要么找借口躲开,要么暗地里使坏,把好处都往自己身上揽。
西汉末年的王莽,就是个典型的伪善者。早年的王莽,在众人眼里就是个 “大好人”。他家里条件不错,可他从不穿好衣服,总穿着粗布衣裳,吃的也是粗茶淡饭,还经常把自己的钱和土地拿出来救济穷人。有一次,他的儿子杀了一个仆人,按当时的规矩,贵族子弟杀了下人,顶多赔点钱就行,可王莽却非要让儿子自杀,说 “杀人偿命,不管是谁都不能例外”,这事传开后,大家都夸他 “正直善良,公私分明”。可实际上,王莽心里一直想着篡夺皇位。他一边装好人收买人心,一边暗地里培养自己的势力,等时机成熟了,他就逼着小皇帝把皇位让给他,还改了国号,当了皇帝。当了皇帝后,他之前的 “善良” 全没了,横征暴敛,弄得老百姓苦不堪言,最后引发了农民起义,他自己也落得个惨死的下场。
《甄嬛传》里的皇后乌拉那拉・宜修,也是个十足的伪善者。甄嬛刚入宫的时候,皇后对她特别 “好”,经常叫甄嬛到宫里说话,给她送点心和首饰,还提醒她 “宫里人心复杂,你要多注意,别被人算计了”,看着就像个关心晚辈的长辈。可实际上,皇后早就把甄嬛当成了眼中钉。因为甄嬛长得像纯元皇后,皇帝特别喜欢她,皇后怕甄嬛抢了自己的位置,就背地里搞小动作。她先是让安陵容给甄嬛送含有麝香的舒痕胶,让甄嬛怀不上孩子;后来甄嬛怀了孕,她又设计让甄嬛摔倒,导致流产,还把责任推到华妃身上。每次做完坏事后,皇后还会装出一副 “惋惜” 的样子,说 “真是可惜了,好好的孩子没了,都怪我没看好”,把自己摘得干干净净。
《论语》里说 “巧言令色,鲜矣仁”,意思是那些花言巧语、装出和颜悦色的人,很少有真正的仁德。身边要是有这种总把 “善良” 挂在嘴边,可做事却只考虑自己的人,千万别被他们的表面功夫骗了。真正的善良,不是靠嘴说的,是靠行动做出来的 —— 愿意真心帮人,不图回报,遇到事不推卸责任,这才是真善良;而那些只说不做,还暗地里算计人的,就是披着 “善良” 外衣的伪善者,比小人还可怕。
第三种 “人精”,是两边讨好的 “墙头草”。这种人没有自己的立场,谁强就跟谁走,谁有用就讨好谁。平时跟人相处,他会说 “咱们关系这么好,我肯定跟你站一边”,可一旦遇到事,或者有更厉害的人出现,他就会立刻变卦,把对方抛到一边,甚至帮着别人来对付对方。这种人看着老实巴交,其实最会看风使舵,只要有好处,他什么都做得出来。
五代时期的冯道,就是个典型的 “墙头草”。冯道一生经历了五个朝代,伺候过十个皇帝,不管哪个朝代灭亡,哪个皇帝上台,他都能当大官。刚开始,他在刘守光手下做事,后来刘守光败了,他就投靠了后唐的李存勖;后唐灭了,他又投靠后晋的石敬瑭,还帮石敬瑭向契丹人求援,哪怕石敬瑭认契丹皇帝当 “爹”,他也不在乎;后晋灭了,他又投靠契丹,契丹人走了,他又投靠后汉,后汉灭了,他再投靠后周。
每次换主人,冯道都装得特别 “忠诚”,对新主人说 “我愿意为您效力,哪怕肝脑涂地”,可实际上,他只在乎自己的官位和富贵。当时有人骂他 “没骨气,是个卖国求荣的小人”,可他却不在乎,还说 “我这是为了百姓,只要我当官能让百姓少受点苦,换多少主人都没关系”。可实际上,他当官的时候,除了为自己捞好处,根本没为百姓做过多少实事。这种人,看似老实听话,其实心里只有自己的利益,只要有更好的选择,他随时会背叛人。
电视剧《白鹿原》里的鹿子霖,也是个 “墙头草”。他表面上跟白嘉轩是 “好兄弟”,一起管理白鹿原,平时见面总是 “嘉轩兄”“嘉轩兄” 地叫着,还经常跟白嘉轩一起商量村里的事,看着特别团结。可背地里,鹿子霖一直想超过白嘉轩,只要有机会,他就会跟白嘉轩作对。
比如村里选族长,鹿子霖表面上说 “嘉轩兄德高望重,肯定该选他”,可暗地里却拉选票,想让自己当族长;后来白嘉轩的儿子白孝文犯了错,鹿子霖表面上劝白嘉轩 “孩子还小,别太严厉”,可背地里却到处宣扬白孝文的丑事,想让白嘉轩丢脸。等到后来鹿家失势了,他又立刻讨好白嘉轩,说 “以前都是我的错,嘉轩兄你大人有大量,别跟我计较”。这种人,就像墙上的草,风往哪边吹,他就往哪边倒,跟他相处,永远不知道他什么时候会反过来咬一口。
孟子说 “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意思是没有同情之心、没有羞耻之心的人,不能算真正的人。“墙头草” 就是没有羞耻之心的人,他们眼里只有利益,没有朋友,没有道义,只要能得到好处,他们可以背叛任何人。跟人相处,一定要看清对方是不是有立场、有原则,要是遇到这种见风使舵的 “墙头草”,千万别跟他走太近,不然早晚得被他连累。
第四种 “人精”,是爱传闲话的 “老好人”。这种人表面上特别 “关心” 人,经常跟人拉家常,问 “家里怎么样啊”“工作顺不顺利啊”,还会说 “有啥烦心事跟我说,我替你保密”,可转过身,他就会把对方的事添油加醋地传给别人,甚至编造一些莫须有的话,让人被议论。这种人看着热心肠,其实最喜欢搬弄是非,他们靠传别人的闲话来讨好别人,或者满足自己的好奇心,比明着骂人的小人更让人难受。
南宋的秦桧,除了陷害岳飞,也是个爱传闲话的 “老好人”。秦桧在宋高宗面前,总是装得特别 “忠诚”“贴心”,经常跟宋高宗说 “陛下有啥心事,跟臣说说,臣帮您分担”,还会跟宋高宗聊宫里的事,说 “哪个妃子最近表现好,哪个大臣最近很用心”,看着特别关心皇帝。可背地里,秦桧最喜欢打听别人的私事,然后添油加醋地传给宋高宗,或者其他大臣。比如有个大臣叫李光,跟秦桧政见不合,秦桧就到处打听李光家里的事,听说李光跟儿子吵架,就立刻传给宋高宗,说 “李光在家里发脾气,还说陛下的坏话”,结果李光被罢了官。
还有一次,岳飞打了胜仗,秦桧心里嫉妒,就跟其他大臣说 “岳飞这个人太骄傲了,眼里根本没有陛下,他还说要跟陛下平分天下呢”,这些闲话传到宋高宗耳朵里,再加上秦桧的挑拨,最后宋高宗就下令杀了岳飞。这种人,表面上关心人,其实是在找对方的把柄,只要抓住一点小事,就会到处宣扬,把人毁掉。
老电视剧《渴望》里的王沪生他妈,也是个爱传闲话的 “老好人”。她表面上对刘慧芳特别 “好”,刘慧芳嫁给王沪生后,她经常跟刘慧芳拉家常,问 “在娘家的时候习惯吗”“跟沪生相处得怎么样啊”,还说 “有啥委屈跟妈说,妈帮你做主”,看着像个通情达理的婆婆。可背地里,她最喜欢跟邻居传刘慧芳的闲话。刘慧芳有时候晚回家,她就跟邻居说 “慧芳肯定是在外面玩疯了,一点都不顾家”;刘慧芳给娘家送点东西,她就跟邻居说 “慧芳就知道补贴娘家,把我们家的钱都拿走了”。有时候邻居问她 “你跟慧芳关系这么好,怎么还说她坏话啊”,她还会说 “我这不是关心她嘛,跟你们说说,让你们也帮着劝劝她”,把自己的坏心眼说得特别冠冕堂皇。
曾国藩说过 “来说是非者,便是是非人”,意思是那些过来跟人说别人坏话的人,其实他们自己就是搬弄是非的人。身边要是有这种总打听人私事,还爱跟人说别人闲话的人,一定要小心。真正关心人的人,不会把对方的私事到处传,更不会编造闲话害人;而那些爱传闲话的 “老好人”,其实是把别人的痛苦当成他们的谈资,跟这种人相处,只会让人惹上一身麻烦。
人活这一辈子,不是要变得多疑,而是要学会看清人。就像老话说的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那些表面看着比谁都好的 “人精”,其实最怕的就是人的清醒 —— 别被他们的笑脸蒙了眼,别被他们的 “善良” 勾了心,别信他们的甜言蜜语,别跟他们掏心掏肺。跟人相处,多看看对方的行动,少听对方的话;多想想对方的动机,少被表面功夫迷惑。
真正的感情,不是装出来的,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 —— 人有困难的时候,他愿意伸手帮忙;人犯错的时候,他愿意真心劝说;人过得好的时候,他愿意真心为对方高兴。而那些 “人精”,只会在人有用的时候围着转,在人没用的时候远离,甚至踩一脚。
所以不用跟所有人都处好关系,也不用怕得罪那些 “人精”。把真心留给真正值得的人,把时间花在真正重要的事上,守住自己的底线,保持一份清醒,就不会被那些藏在暗处的阴险伤着。毕竟,假的永远真不了,那些装出来的好,早晚都会露馅;而人的真诚和清醒,才是保护自己最好的武器。
来源:淡泊的感悟一点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