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特朗普在社交媒体晒出中俄印上合峰会合影,并配文"美国似乎已把俄印输给中国"时,这位前总统的焦虑跃然屏上。更耐人寻味的是,他随后又改口称"未失去印度",这种前后矛盾恰恰暴露了美国对新兴经济体联盟的无力感。印度财长西塔拉曼的强硬回应"俄石油我们买定了",以及俄方
当特朗普在社交媒体晒出中俄印上合峰会合影,并配文"美国似乎已把俄印输给中国"时,这位前总统的焦虑跃然屏上。更耐人寻味的是,他随后又改口称"未失去印度",这种前后矛盾恰恰暴露了美国对新兴经济体联盟的无力感。印度财长西塔拉曼的强硬回应"俄石油我们买定了",以及俄方"美俄破镜难圆"的官方定调,为这场外交风波写下了最直白的注脚。
欧洲正吞下能源制裁的苦果,通胀率飙升至8.6%的历史高位,而俄罗斯GDP却在2023年实现2.3%的逆势增长。这种悖论源于俄能源成功"向东转"——对华石油出口同比增长26%,中俄贸易额突破2000亿美元大关。当卢布结算令瓦解美元霸权,当俄罗斯化肥小麦转向亚非市场,美国精心编织的制裁网络正在各个节点失效。
美国对印度纺织、珠宝等行业加征50%关税的惩罚,直接导致2023年印度对美出口预期下滑15%。但莫迪政府用行动展示了平衡术:既参加QUAD军演,又在上合组织与中俄谈笑风生。当中印贸易额以1300亿美元超越美印贸易,当印度顶着压力继续采购俄油,这个南亚大国正在用"战略模糊"争取最大利益空间。
特朗普"朋友归朋友,但关税照加"的矛盾言行,正在透支美国最后的外交信用。与此同时,上合组织迎来伊朗正式加入,金砖国家收到沙特等国的入群申请,新兴经济体在"去美元化"道路上加速协作。美国对俄上万项制裁的效果递减规律证明:忽视对象国与中国经济互补性,是21世纪最严重的地缘政治误判。
从印度财长怒斥"殖民主义言论"到非洲国家排队购买俄粮,国际关系正在重写规则。当中国通过1300亿美元贸易额成为印度最大伙伴,当俄罗斯在制裁下实现经济增长,历史已经给出答案:平等互惠才是未来,单边霸凌终将式微。这场由一张合影引发的战略反思,或许正是多极化世界最好的开场白。
来源:发得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