骄傲!年龄最小的受阅队员来自大连这所军校!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05 10:00 1

摘要:他的肩章还没长出毛边,鞋底却已经磨得发亮——那是每天踢正步踢出来的,踢到连梦里都在数拍子。

17岁的邸昊阳站在队列最前端,护旗手的位置离天安门城楼只有几百米,却像隔着整个太平洋。

他的肩章还没长出毛边,鞋底却已经磨得发亮——那是每天踢正步踢出来的,踢到连梦里都在数拍子。

再过几天,他就18岁了,成人礼不是蛋糕和蜡烛,而是把国旗端平到最后一秒,让旗角不抖一下。

他说这话的时候,嘴角有股子倔劲,像海上的浪头,看着软,撞上去才知道硬。

大连舰艇学院的老楼藏在老虎滩的雾里,七十多年没挪窝。

当年第一批学员从这里出发,开着小炮艇去解放沿海岛屿,现在轮到这群00后,把正步踢得比GPS还准。

学院门口那块石碑上刻着“海军军官摇篮”,其实更像一口高压锅——航海技术、武器系统、军事海洋学,七门本科课压进去,再撒一把风浪和烈日,焖四年,出锅就是一张被海风和纪律同时雕刻过的脸。

有人觉得阅兵是表演,邸昊阳不这么看。

他记得第一次上帆船队出海,吐得连胆汁都出来了,老教员在旁边笑:“吐完了?

吐完了就掌舵。

”后来他在菲律宾湾拿了个国际帆船赛冠军,奖杯还没捂热,就被拉去练护旗——从浪尖到陆地,从自由到毫米级,青春被切成两种味道:咸腥的海风和干燥的尘土。

他说现在能听见自己心跳和国旗飘动的频率同步,像潜艇声呐锁定目标,咚,咚,咚,稳得可怕。

学院训练舰支队的郑和舰上个月刚从印度洋回来,带回来一船晒成古铜色的学员。

他们和邸昊阳一样,在甲板上学会用六分仪测星,也学会用沉默对抗晕船。

有人私下算过,四年里平均每人要绕地球一圈半,脚底沾过三十多个国家的沙子,最后却要把步子收回到一米一十五的间距——阅兵道上的白线,比赤道还难走。

最逗的是,这群平均年龄不到21岁的队伍里,有人偷偷在作训服内衬绣了女朋友的名字,有人把第一次远航捡的贝壳缝在帽檐里。

他们像一群被海浪打磨过的鹅卵石,外表越来越光滑,内里却藏着各自的棱角。

邸昊阳的棱角是那句“想成为海上指挥官”,说这话时他正低头系鞋带,声音闷在迷彩服领口,像潜艇发报,短促但清晰。

阅兵结束那天,他会在日记本上写:今天18岁,国旗没沾灰,正步没踩线,海风从背后吹过来,像老教员在拍肩膀。

而大连舰艇学院的钟楼刚好敲了四下,和四年前他入学那天一样准时。

青春有时候不是轰轰烈烈,是把一件简单的事做到极致,然后发现——原来自己早就站在了想去的远方。

来源:茶舍品人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