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最近收藏圈有个大新闻,全球知名的评级机构PCGS正式进军中国古钱币市场了。这家公司来头不小,据说经他们手认证的钱币总市值超过572亿美元。消息一出,整个古玩圈都炸开了锅。
如今的古钱币市场冰火两重天,一边是拍卖行天价成交,一边是直播间百元狂欢
最近收藏圈有个大新闻,全球知名的评级机构PCGS正式进军中国古钱币市场了。这家公司来头不小,据说经他们手认证的钱币总市值超过572亿美元。消息一出,整个古玩圈都炸开了锅。
这事为什么这么引人关注?看看拍卖记录就知道了。
2021年,一枚经PCGS评级的20美元面值金币在纽约拍出1887万美元天价;
2022年,一枚"中国银币之王"在北京拍出4657万元人民币。
这些数字让人瞠目结舌,古钱币收藏似乎正在从"小众雅玩"变成"资产配置"的新选择。
但有趣的是,与拍卖行里的天价成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如今古钱币市场正在上演"冰火两重天"的戏码。
一方面,高端市场明显"熄火"了。根据拍卖行业协会的数据,邮品钱币成为去年少数几个均价下降的门类。唐代得壹元宝从2023年秋拍的2.53万元,跌到今年春拍的1.15万元,直接腰斩。很多中高端品种都处于有价无市的观望状态。
另一方面,低端市场却在直播间里热火朝天。如今在抖音、快手上,古钱币直播俨然成了新风口。头部商家一个月能播40场,销售额近50万元。客单价大多在100-500元之间,正好契合了普通人的消费能力。义乌收藏品市场里,几十元到数万元不等的古钱币,正在吸引大批90后、00后入场。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我觉得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年轻收藏者的加入改变了游戏规则。
与老一辈藏家看重投资价值不同,年轻人更在乎的是情绪价值。比如最近大火的"花钱",其实就是古代的纪念币,上面刻着各种吉祥话和图案,商人挂"招财进宝",书生带"青年登科第",孩童帽饰“十二生肖护身”。
这些承载着美好寓意的古钱币,正好击中了年轻人的情感需求。甚至衍生出的文创产品也大受欢迎,例如中国钱币博物馆的"五帝钱",河南博物馆的古钱币巧克力,都成了抢手货。
PCGS的入场,无疑给这个市场带来了新的变数。评级确实能提升交易信任度,但问题在于西方标准能读懂东方钱币吗?
一枚"咸丰重宝"的价值,不仅在于真假,还关乎锈色深浅、穿口修磨、尺寸字口等细节。更重要的是,评级费用动辄百元起步,对很多百元级的钱币来说,评级费比本身还贵。
不得不说,现在的古钱币市场越来越有文玩圈那味儿了。直播间里主播们的话术都差不多:"现在最保守的投资就是钱币,让你的家族因为你收藏了一个钱而改变生活,2035年升值十倍、二十倍都有可能......"这种承诺是不是很耳熟?像极了当年炒崖柏、炒滴血莲花时的说辞。
有数据显示,抖音上文玩珠宝已经是95后带货GMV前三的品类。鉴宝类账号超过600个,百万粉大V就有12个。很多商家通过"鉴宝"积累粉丝,然后带货变现。这其中难免鱼龙混杂,据说平台已经开始重点抽查钱币商家了。
说到底,古钱币收藏正在走向两个极端:一端是拍卖行里动辄千万的专业玩家游戏,另一端是直播间里百元级的平民狂欢。而最大的变数-年轻人,则带着全新的收藏逻辑入场,他们不太关心所谓"升值空间",更在乎的是穿越时空的文化共鸣。
不过正也许,这才是收藏本该有的样子,不是算计着能赚多少,而是感受历史的温度。毕竟,握在手中的是一段凝固的时光,而不是待价而沽的商品。
只是当资本的大手伸向这个市场时,我们还是要保持清醒,任何收藏一旦被异化为资本游戏,离泡沫破灭就不远了。但愿古钱币市场能避开这个陷阱,让真正的爱好者能继续安心地"盘"着手中的那一枚岁月。
来源:盘就完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