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老款那副方正格栅、厚重保险杠、外挂备胎,一眼看去就像穿军靴的壮汉,停在那里自带“别惹我”的气场。
新款途锐把老款的硬汉脸磨成了小鲜肉,大众到底怕谁?
老款那副方正格栅、厚重保险杠、外挂备胎,一眼看去就像穿军靴的壮汉,停在那里自带“别惹我”的气场。
新款把格栅拉大、灯带拉长,再把尾灯做成一条细线,中央车标还会发光,夜里像手机解锁动画,远看容易被认成途观L。
大众把尺寸数据留在纸面,却把气场从车身抽走,原因不复杂:中国买家平均年龄降到34岁,硬朗卖不过圆润,销量KPI压过品牌DNA。
12英寸仪表加15英寸中控屏,两块玻璃一摆,座舱像飞机驾驶舱。
语音控制能调空调、播歌、开天窗,工程师在PPT里写满“智能”,却删掉了老款车型上那排实体按键的咔哒声。
手指戳玻璃没有回弹,开长途心里发虚,像把手机绑在方向盘上。
大众知道实体键成本高、占地方,砍掉能省20欧元,还能让供应商名单缩短一页,财报上的运营利润率立刻好看0.3个百分点。
动力还是2.0T、3.0T老搭档,180kW和250kW写在配置表里,扭矩370N·m、450N·m也没变,配上8AT和4MOTION,零百加速依旧6秒级。
发动机代号还是EA888和EA839,活塞、连杆、涡轮都没换,只是ECU刷了个新程序,油耗标称降了0.2升。
大众不推新机器,是因为欧7排放法规卡在2025年,现在砸钱研发全新动力总成,两年后可能直接被判死刑,不如把研发费用转去做车机,还能在发布会上讲“智能座舱”。
老款背着备胎的造型被车迷喊“经典”,大众却在2018年把它砍掉,理由是备胎架增加风阻,高速多烧0.3升油,碰撞测试还会多扣两分。
设计师在会议室放了两张图,一张是背着备胎的老途锐,一张是风洞系数0.32的新途锐,高管指了指油耗法规,方案立刻通过。
经典在法规面前没有投票权。
R-Line套件加了20英寸轮毂、黑色后视镜、车身同色包围,看起来比老款运动,实际离地间隙还低了5毫米。
大众知道买家99%时间在铺装路面,越野能力只是键盘参数,不如把悬挂调软一点,让过减速带像坐高铁。
数据不会说谎:老款空气悬挂升到最高,通过角22度,新款R-Line固定悬挂只有18度,但销量占比从老款10%涨到新款35%。
第一代中后期改款被老车主封神,是因为当年大众还没学会用成本刀。
那一代途锐和保时捷卡宴共线,底盘铝合金摆臂、托森差速器、真材实料堆到2.3吨,开起来像坦克。
现在MQB平台要兼顾Q7、卡宴、添越,途锐只能分到部分铝合金,剩下用钢材补齐,轻了200公斤,也薄了0.8毫米。
大众不是做不出老款的厚重,而是董事会要求单车利润不能低于15%,材料降级才能保住利润。
买新款还是老款,表面是审美之争,背后是法规、成本、利润、年龄的四重夹击。
大众把选择权交给市场,市场用钱包投票,老款二手价反而涨了8000元。
新车在展厅里灯光璀璨,老款在停车场里尘土满身,但钥匙拧下去那一刻,老款排气管那声闷哼,新款车机再智能也模拟不出来。
霸气值几个钱?
沉稳能当饭吃?
如果下一款途锐直接取消V6只留下2.0T插电混动,你还会为它刷卡吗?
来源:山顶快乐瞰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