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俗话说:“苗好一半收”,眼下正是大白菜生长的关键时期。当你看到地里的小白菜苗长出三四片嫩叶,像一群活泼的娃娃排排坐时,可千万别被这可爱的景象迷住了眼。这个阶段就像小孩子的成长发育期,管理得当将来就能长成结实饱满的“白菜壮汉”,要是疏忽大意,很可能就成了弱不禁风
俗话说:“苗好一半收”,眼下正是大白菜生长的关键时期。当你看到地里的小白菜苗长出三四片嫩叶,像一群活泼的娃娃排排坐时,可千万别被这可爱的景象迷住了眼。这个阶段就像小孩子的成长发育期,管理得当将来就能长成结实饱满的“白菜壮汉”,要是疏忽大意,很可能就成了弱不禁风的“豆芽菜”。为什么同样是一片地里的白菜苗,到最后有的能长到五六斤重,有的却松散不包心?其实答案就藏在这三四片叶子的管理细节里。
图片来源于网络
别看白菜苗现在娇小可人,它们正处在人生的十字路口。第一步要做的就是给它们腾出足够的成长空间。这时候可不能心软,得像严格的教练挑选运动员一样,把那些病弱苗、畸形苗坚决拔除,让健壮的小苗有足够的伸展空间。第一次间苗要在出苗后五六天进行,苗间距留两三厘米;等到长出三四片真叶时,再次间苗扩大到八厘米左右。这样既避免了幼苗们为了争夺养分而挤得头破血流,又能让每棵苗都享受到充足的阳光雨露。
图片来源于网络
仅有空位尚不足以让小苗茁壮成长,还需为这些幼苗补充必要的养分。倘若底肥匮乏,此时务必要追施提苗肥。具体操作如下,每亩土地均匀撒施十公斤硫酸铵,随后轻柔地浇灌清水,以促进肥料的吸收。需格外留意,切勿直接将肥料撒于娇嫩的叶片之上,此举恰似给婴儿喂食辣椒,幼苗定然难以承受。较为妥当的做法是,在幼苗两侧开挖浅沟,将肥料施于沟内,而后覆盖一层薄土,再进行浇水。如此一来,养分便能安稳地抵达根系,为幼苗的生长提供有力支撑。
图片来源于网络
浇水实则是一门颇具讲究的技艺。在幼苗期,浇水需恪守“少而勤”的准则,宛如给孩童喂水一般,单次的水量不宜过多,却需频繁给予。自播种之时起,便需浇透水分,为种子的萌发营造适宜环境;待幼苗出土,应进行第二次浇水,助力其顺利破土而出;齐苗之际,第三次浇水不可或缺,以保障幼苗群体的均衡生长;当幼苗长出三四片叶子时,结合追肥开展第四次浇水,为其生长补充必要的养分;最后,在定苗之后,再进行第五次浇水,稳固幼苗的生长态势。每一次浇水都应精准把握时机与水量,做到恰到好处。土壤需维持适度的湿润状态,但切不可出现积水现象。否则,娇弱的根系将难以承受,仿佛在以无声的方式发出抗议。
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白菜种植过程中,最为棘手的当属病虫害防治问题。当白菜苗长出三四片叶子时,极易成为蚜虫与霜霉病的“心头好”。针对蚜虫,可采用银灰色地膜进行驱赶。此方法利用了蚜虫对银灰色的趋避特性,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蚜虫的侵扰。然而,倘若虫害较为严重,就不得不借助化学药剂进行治理。可选用1000倍液的敌百虫,对蚜虫展开有效防控。
对于霜霉病,需使用1500倍液的代森铵进行喷雾防治。代森铵具有良好的杀菌作用,能够抑制霜霉病的滋生与蔓延。值得注意的是,打药时间的选择至关重要。建议将打药安排在傍晚时分,避开中午的烈日。因为在高温强光的环境下,药水会迅速蒸发,导致药剂浓度降低,从而使防治效果大打折扣。选择傍晚打药,既能保证药剂充分附着在植株表面,又能减少药剂的挥发,最大限度地发挥其防治作用。
图片来源于网络
当苗龄约达二十五天,白菜苗长出八至十片叶子之际,便需进行至关重要的最后定苗工序。此时,需依据最终的株距标准来确定每株白菜的位置。对于中型品种的白菜,应预留四十厘米的株距。如此一来,每亩土地大约可留存四千五百株白菜。定苗之举,恰似为白菜精心挑选并安排终身栖息之所。一旦位置精准确定,白菜们便能心无旁骛地扎根生长,不再因空间的局促或混乱而“折腾”,从而得以在稳定的环境中茁壮成长。
种白菜如育人,皆需在关键期给予恰到好处的关照。那三四片嫩叶时的精心管理,看似微不足道,却决定着未来是否能够丰收。当我们秋收时捧起沉甸甸、包心紧实的大白菜时,就会明白:农业的智慧不在于惊天动地的壮举,而在于每一个细节的用心把握。土地从不辜负人们的辛勤付出,只要你愿意在最适合的时候付出最恰当的努力,它就一定会回报你最丰硕的成果。这或许就是农耕文明最动人的地方——在春华秋实的自然轮回中,蕴藏着最朴素也最深刻的人生哲理。
以上仅个人观点,素材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改正补充,欢迎评论区留言!
来源:杰瑞之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