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继两会期间住建部部长倪虹关于“住宅楼层高不低于3米”的表述之后,3月31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正式发布国家标准《住宅项目规范》(下称《规范》),以安全、舒适、绿色、智慧为目标,在规模、布局、功能、性能和关键技术措施等方面,对住宅项目的建设、使用和维护作出规定,并
北京楼市。 董红艳/摄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董红艳 北京报道
继两会期间住建部部长倪虹关于“住宅楼层高不低于3米”的表述之后,3月31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正式发布国家标准《住宅项目规范》(下称《规范》),以安全、舒适、绿色、智慧为目标,在规模、布局、功能、性能和关键技术措施等方面,对住宅项目的建设、使用和维护作出规定,并明确规范内容将于今年5月1日起施行。
对此,业内多方向《华夏时报》记者分析指出,此次《住宅项目规范》的发布,是住房供给端改革和创新的重要事件,建造标准提高后,消费者在装修设计上也有了更大的灵活性,可以满足不同家庭的个性化需求,提升居民的获得感及幸福感。将刺激购房者积极入市,进而促进房屋交易行情的提振。这让房企有了更大的产品创新空间,也对房企资金实力和技术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目前不少城市/项目在执行的住宅建造标准,已经高于新公布的住宅建造底线标准。
标准多方位提升
新一轮的住宅建造标准正在被重新定义。《规范》主要包括居住环境、建筑空间、结构、室内环境、建筑设备等7方面内容,对市场关注的住宅层高、电梯设置、阳台设置等多方面的建造标准进行了提升或补充。
和此前住建部的表述一致,《规范》对于住宅层高的规定标准显著提高,明确住宅层高不应低于3米,相比现行规定的“宜为2.8米”提升了0.2米。
同时,《规范》还要求卧室/起居室净高由不低于2.4米提升至不低于2.6米,同样增加了0.2米。要求坡屋顶内空间做卧室、起居室的净高也由不应低于2.1米调整为,不应低于2.2米,增加了0.1米。要求厨房、卫生间的室内净高要求为不应低于2.2米。
除了层高的设定,《规范》中关于电梯的设定标准也备受关注。《规范》要求最高入户层为四层及四层以上的住宅,每个住宅单元应至少设置1台电梯。而现执行标准为七层及七层以上,每个住宅单元应至少设置1台电梯。对于十二层及以上住宅的电梯数量,也由原版“每栋楼不少于两台”调整为“每个住宅单元不少于两台”。
阳台设置方面,《规范》将阳台等临空处栏杆高度提升至1.2米,相比2022版《住宅项目规范》(征求意见稿)阳台栏杆高度统一1.1米的设置,将栏杆的高度提升了0.1米,进一步提高了阳台的安全性。
此外,《规范》还在户门、卫生间门通行净宽、墙体和楼板隔声性能、人均集中绿地面积、不同气候区供暖/空调设施设置、公共移动通信信号覆盖到公共空间和电梯轿厢内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要求。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相关工作人员公开表示,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和建筑技术发展水平都有了较大提高,对住宅品质提升有了更高需求。新规范结合我国近年来住宅项目建设实践,将更加有力支撑城镇住宅高质量发展。
利好住房供需端
“此次《住宅项目规范》的发布,是住房供给端改革和创新的重要事件。”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严跃进认为,通过此类规范,将为产品的设计和创新提供更新指引,也进一步促进产品层面树立更高标准。
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住房需求也正在从“有没有”逐渐转向“好不好”。中指研究院指数研究部总经理曹晶晶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随着居民生活品质的提升,人们对居住舒适度也有了更高的追求,建造标准提高后,消费者在装修设计上也有了更大的灵活性,可以满足不同家庭的个性化需求,提升居民的获得感及幸福感。
严跃进也认为,各房企应立足于此类技术规范内容,深入把握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导向,统筹“人房地钱”及新技术等要素,持续有力推动好房子和高品质住宅项目的建设。对于购房者来说,其充分了解政策动向和销售市场新变化,也将更好地去筛选符合规范、品质更优、符合居住需求的房子,真正实现安居乐业的目标。而购房者入市积极性增加,叠加各类利好的购房政策,将更好促进房屋交易行情的提振,促进房地产市场的平稳健康发展。
在曹晶晶看来,2025版《住宅项目规范》不仅是住宅技术标准的迭代升级,为“好房子”建设提供了指导,通过强制性规范,以及市场引导推动房地产行业转型升级。对房企而言,层高提升让房企有了更大的产品创新空间,推动项目品质和市场竞争力进一步提升。
同时,曹晶晶坦言,住宅层高标准提升后,建筑成本也会随之增加,对房企资金实力和技术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对企业而言,需围绕“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目标,在成本管控、产品设计、技术适配、市场定位等环节提升自身能力,打造“好房子”产品,实现高质量发展。
有城市超底线执行
值得留意的是,《住宅项目规范》其实仅是对住宅项目的底线要求。在“好房子”建设导向下,当前已有不少新房项目的执行标准,接近新标准,有的甚至超标准执行。
其中,3月底开盘,位于北京朝阳区小红门板块的中海时光之境,层高就已经设为3米。中建智地旗下的多个项目超标准执行,例如中建宸园的洋房层高在3.1到3.25 米,叠墅层高达到了3.3到3.9米,龍宸壹號的层高为3.1到3.15米,中建璞园 park 的层高为3.1到3.5米,北京国贤府的层高为3到3.3米,北京宸园的层高最高达到3.6米。
此前,在“好房子”建造思路下,多地已在探讨住宅新的建造标准。例如,今年2月12日,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官网发布了关于印发《北京市平原多点地区“好房子”规划管理相关技术要点(试行)》通知,明确了建造“好房子”在阳台、挑空空间、架空层等多方面的技术要点。
对此,合硕机构首席分析师郭毅向《华夏时报》记者指出,北京新房刚需盘逐渐拥有了此前高端盘才有的品质。
同时,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以来,多省市的住宅建造执行标准,超出本次规范的新要求。其中,关于层高,《江苏省改善型住宅设计与建造导则》规定,改善型住宅的层高不应小于3.1米,设有地暖、管道式新风或集中式中央空调系统的改善型住宅层高不应小于3.15米;《江西省商品住宅品质提升设计指引(试行)》提出,住宅净高不应小于3.10米;《河南省好房子设计与建造技术导则》明确住宅层高不应小于3.1米。
责任编辑:张蓓 主编:张豫宁
来源:华夏时报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