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苍李翠容:以匠心守初心,以脚步量民情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08 17:34 4

摘要:在旺苍县白水镇的乡间小路上,常常能看到一个背着出诊包的身影。她是综合科主任,是家庭医生团队负责人,更是乡亲们口中“把健康送到家门口”的李翠容。从西南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的7年里,她带着在县中医医院心内科、麻醉科进修的扎实功底,在基层医疗的土壤里深耕细作,用

在旺苍县白水镇的乡间小路上,常常能看到一个背着出诊包的身影。她是综合科主任,是家庭医生团队负责人,更是乡亲们口中“把健康送到家门口”的李翠容。从西南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的7年里,她带着在县中医医院心内科、麻醉科进修的扎实功底,在基层医疗的土壤里深耕细作,用专业与温情编织出一张守护健康的“防护网”。

全科诊室里的“多面手”

用严谨托举生命重量

基层医院的综合科,从来都是“全能赛场”。年均管理500余名住院患者,意味着从老年人的慢性病调理到急重症的紧急处置,李翠容都要随时“应战”。而每年80余例危重患者的抢救,更让她练就了“临危不乱”的本领——曾有位急性心衰患者深夜入院,她一边快速判断病情,一边指挥建立静脉通路、调整用药剂量,数小时的紧急救治后,终于将患者从危险边缘拉回。

在麻醉科进修的经历,让她成为院里能独当一面的“多面手”。每年10余台麻醉手术,从术前评估到术中监测,再到术后复苏,她始终带着“毫厘不能差”的严谨。“基层患者信任我们,我们就得把每个环节都做扎实。”这是她常挂在嘴边的话。而累计质控的4000余份病历,从病史记录到用药规范,每一页都留下她细致的批注,“病历是医疗质量的镜子,更是患者安全的底线。”

乡间小路上的“健康使者”

用“错峰随访”架起连心桥

“李医生,又来啦?”傍晚的卢家坝村,常有乡亲笑着和李翠容打招呼。深知乡亲们白天忙于农活,她创新推出“错峰随访”模式:中午农歇时、傍晚收工后、周末闲暇日,她的出诊包总会准时出现在村里。

彭嬢嬢家的那次随访,至今印在她的心里。傍晚六点,夕阳照进堂屋,她为老人测完血压,168/107mmHg的数值让她心头一紧。“嬢嬢,药吃了吗?”老人指着桌上的降糖药,又颤巍巍指向墙上的塑料袋——两盒未拆封的降压药静静躺着,铝箔板上的锡纸泛着冷光。“头昏脚轻,走路打偏偏。”

老人嘟囔着,却把降压药当成了“备用药”。

李翠容心里发酸,默默把降压药和降糖药分装好,一遍遍教老人辨认:“这个白色的是降血压的,每天早上吃;这个蓝色的是降血糖的,饭后吃……”临走前,她特意把降压药放在老人每天必吃的降糖药旁边,像把一份牵挂系在了老人看得见的地方。回程的晚风里,她想起老人上次随访时笑着说“血压好着呢”的模样,更明白:慢病管理的“最后一公里”,从来不是医院到村口的路,而是从药盒到患者心理的距离。

这样的场景,在她的随访日记里反复上演。那些被遗忘在墙角的药盒、混淆的用药时间、藏在皱纹里的病痛,都成了她脚步不停的理由。7年来,她的足迹遍布卢家坝村的家家户户,出诊包磨破了好几个,随访记录本写满了厚厚几本,而乡亲们的健康档案里,血压、血糖的数值越来越平稳,笑容越来越舒展。

从诊室里的严谨专注,到乡间的温情随访,李翠容用7年的坚守证明:基层医生的舞台或许不大,但只要心里装着乡亲,手里握着专业,就能在平凡的岗位上种出“守护健康”的参天大树。正如她所说:“能看着乡亲们健健康康的,就是我最踏实的幸福。”

来源:四川行业动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