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东晋穆帝永和九年(353)三月三日的兰亭雅集留下了经典之作《兰亭序》 ,随着兰亭文化的深入人心,人们借助摹拓、临写、刻石等手段不断复制,使《兰亭序》化身千万,流传久远。目前传世的《兰亭序》主要有两种载体,一种是后人临摹的书迹本,另一种则是刻石拓本。两宋时期,刻
1版封面
《兰亭序》与南宋高宗朝政治
文丨 虞云国
中国文联文化润疆、文艺援藏协作机制2025年联席工作会
2025年全国文联组联工作会议组联干部培训班同期举办
2版动态
一周视线
河南省书协第七届理事会第五次会议
北京书协召开六届五次理事会
江苏省书协刻字委员会2025年度工作会议
首届中国古代石刻墓志书法研究研讨会
看展览
墨韵文脉——甘肃丝路艺术珍品展
信息广场
新书架
《适时与趋变:敦煌汉简书写研究》 李逸峰 著
书法学与文字学汇通的一种可能
文丨叶培贵
3版视野
中国书法的海外传播
“汪中旧藏《定武兰亭》”在日本的传播与影响
文丨 刘 磊 骆 晓
历史钩沉
潘天寿的书法
文丨 沙孟海
在于都,仰望摩崖石刻
文丨 詹文格
4版关注
书家有展
古欢——祝竹篆刻书画作品展
镜鉴中华
铜镜文化的魅力
文丨霍宏伟
文房
明清器物中的兰亭文化
5、8版专题
“游相《兰亭》”四种
东晋穆帝永和九年(353)三月三日的兰亭雅集留下了经典之作《兰亭序》 ,随着兰亭文化的深入人心,人们借助摹拓、临写、刻石等手段不断复制,使《兰亭序》化身千万,流传久远。目前传世的《兰亭序》主要有两种载体,一种是后人临摹的书迹本,另一种则是刻石拓本。两宋时期,刻帖兴盛, 《兰亭序》刻石传拓成为一种风尚。《兰亭序》拓本的收藏也渐渐成为文人的一种嗜好。南宋理宗朝丞相游似广收《兰亭序》拓本近百种,世称“游相《兰亭》 ”。他将藏有的《兰亭序》拓本按天干排序,从甲、乙至壬、癸每干十种。其装潢的基本特征有以下几点:一、帖前多有小纸签,标明天干编号和帖名,如“甲之二御府领字从山本”等;二、帖后多有游似题识并多裱蓝纸作为附页;三、钤游似印记;四、多钤装裱者“赵氏孟林”骑缝印及明初晋藩鉴藏印。百种《兰亭》至今仅存四十余种,除北京故宫博物院有收藏外,香港中文大学、上海图书馆、美国芝加哥博物馆、日本京都国立博物馆等地也有收藏。拓本的各种不同名称,皆是后人为区分版本所称。或以收藏拓本者定名,或用拓本特点定名,或以帖石出土地点定名,或以帖石存放之地为名等。又到一年暮春时节,本期特遴选“游相《兰亭》”四种供读者比对、欣赏。(李 徽)
6版专题
《兰亭序》的刊刻与宋代文人审美情趣
文丨陈一梅
远古的踏春修禊节风俗与文人雅集风尚
文丨胡 湛
7版理论
传统书法艺术的当代价值与传承
文丨李玉娇
以篆书为例分析中国书法的艺术之美
文丨黄小龙
来源:中国书法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