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最近一段时间,在豪表二手市场,传统的表王百达翡丽和理查德米勒跌幅均超过百万元以上。劳力士水鬼、迪通拿这些硬通货也都出现了几十万的跌幅。前年还盆满钵满的表贩子们开始吐出利润,收了一大堆存货准备炒的血本无归,比四线楼市还要凄惨。
年轻人发现旧的游戏不公平
于是索性开始掀桌子玩新的
前言
大家觉得手表、白酒这类老资产被抛弃了吗?
(1、是2、不是,没钱 )
最近一段时间,在豪表二手市场,传统的表王百达翡丽和理查德米勒跌幅均超过百万元以上。劳力士水鬼、迪通拿这些硬通货也都出现了几十万的跌幅。前年还盆满钵满的表贩子们开始吐出利润,收了一大堆存货准备炒的血本无归,比四线楼市还要凄惨。
手表价格大崩盘,是美元流动水缩水,还是被年轻人抛弃了?
白酒这些带有金融属性的收藏品,也会迎来自己的价值回归吗?
年轻人,到底在玩什么??
大家好,这里是厉害财经预言家一粒使~~
今天给大家带来最新鲜的手表大崩盘节目,盘点美元流动性,对于全球炒货的影响和未来趋势。点个赞,开始今天的手表崩盘之路。一定要看到最后哦!!!
第一章 手表崩盘
一件非常重要的小事可能很多人都没关注到,那就是传说中比黄金还猛的奢侈豪表市场——“开始崩盘啦”!
“穷玩车,富玩表,屌丝玩电脑”。
洗脑的段子才没几年,豪表市场崩溃得比钻石还快。当初人人追捧的劳力士绿水鬼,百达翡丽鹦鹉螺,爱彼皇家橡树,江诗丹顿,理查德米勒,有一个算一个都没逃过泡沫破灭的命运。
中国的豪表市场其实比传统的奢侈品曲线要晚一点。无论是国内炒作的时间,还是崩盘的节奏。从前的LV卡地亚爱马仕火了十几二十年。但豪表市场基本在16年棚改货币化以后,才在中国市场渐渐养成风气。2015年以前哪有中国人玩表炒表啊?
因为豪表的价格跟珠宝一样,动不动就几十万上百万,在奢侈品领域也算重奢,贵的要命,门槛极高。目标用户非常小,人群只有一点点。所以早期根本卖不动,但后来豪表开始学习奢侈品包包们的手法,用“传奇故事”包装品牌,用“金融属性”忽悠消费者。
啥叫金融属性呢?
就是你买了表,它不但带出去可以给你拉风扎台型,过几年你还能挣上一大笔。不光是消费,还连带投资,大家想想是不是很耳熟?
奢侈品包包、茅台、学区房、日本车...
要实现这套商业炒作逻辑的闭环,必须要资金下场“炒作二级市场”,或者叫二手市场。
比如2017年以后,表商在市面上大肆收购二手名表,鹦鹉螺从18万飙升到28万,如果有人能从专柜买到18万的新表,这不妥妥套利吗?
于是每个人看着这样眼红的盈利,都跑去专柜排队抢货,是不是看着很眼熟?
AJ的抽签、泡泡玛特的盲盒、买不到的数字货币、限购的新房...
炒作的方式和套路没有创新,无非是从一种标的,转移去了另一种标的,重新洗牌分配筹码再玩一次。最高峰的时候,奢包、豪表都跟打新买房子似的,起码得等上个3-5年,还不一定轮得到消费者。
2020年美联储开启的无限QE,把所有这类泡沫资产,全部都拱上了天~~
2021年底最火的一款手表,非百达翡丽和蒂芙尼的限量联名款鹦鹉螺莫属,在纽约拍卖会上卖出了4000+万的价格,把全部游资和热钱的眼球都吸了过来。
然后就开始了慢慢下跌路,这两年房子表子车子包子,当初神话增值保值属性的东东,全部都现了原形。故事永远只是故事,可能只有茅子还在中国人的信仰里,内循环吧~~
手表的崩盘怎么发生的?
大家看一眼就明白了。所有行业都这样。一手市场,厂商自己的专柜,维持价格不变,哪怕牺牲了购买量,标签越高越能维持所谓的调性。但二手市场吃货囤货的经销商,可没有品牌商那么低成本,那么大的底气,手里拿货每年都有资金成本和风险的。为了回笼现金流为了出货,打折就成了最后的选项,一般打个85折还没人上钩,那就6-7折见了。
是不是和房地产市场很像?像就对了。
一粒使梳理发现,像白酒行业这种国内自己玩的“资金盘”,最近一段时间也出现这样的症状了。
第二章 白酒炸了
在年轻人群体里,还有一个争议非常大的东西,叫“白酒”。
之前有一张婚礼图广为流传,00后夫妻两结婚感谢宾客的时候手里举着的不再是摇晃的酒杯,而是巨大的奶茶。
90后、00后对于白酒文化,也已经达到了“深恶痛绝”“人人喊打”的舆论地步。白酒,这个曾经A股的王者,伴随着房地产黄金20年,一路走高甚至跑赢通胀的普通商品,究竟还有魔力吗?
喜欢白酒的小伙伴可以扣111,不喜欢白酒的小伙伴可以扣222在评论区里~~
为啥说白酒炸了?
数据不会说谎~从2016年至今,中国白酒的产量情况下跌一半,大量的品牌被市场淘汰。
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
一方面是落后的小酒厂被年轻人抛弃,渠道也不带它们玩儿了。另一方面是高端白酒大举扩张产能,比如茅台2019年的产能3.33万吨,但是到2025年要扩张到4.5万吨。五粮液2019年2.9万吨,到2025年要扩到4万吨。泸州老窖2019年1.3万,到2025年翻倍到2.5万吨。古井贡酒花费89亿元,5年后产能直接翻倍。
自上而下的挤兑,落后的品牌只能被供给侧淘汰了。回头看2019年是中国经济和房地产,非常强势的时刻,或许给很多白酒厂造就了一种错觉,白酒真的就是黄金液体!只要生产出来就能卖掉!就能挣大钱!
但最近两年的消费情况,却狠狠地打了酒厂和经销商们的脸。目前市场上除了贵州茅台53度飞天以外,其他的高端酒基本都处于倒挂状态!啥叫倒挂呢?酒厂出厂价,就是给到渠道的“成本价格”,渠道才是囤货卖货的主力,那经销商以前为啥愿意花那么多钱买酒放着?
第一个原因是酒的流动性好,这个资产很容易变现,屯一点压力也不大;
第二个原因是酒还能“升值”,过去20年的酒价涨幅不逊色于房价哦。
结果最近几年地产调控,三道红线的压制之下,地产行业遇到了史无前例的压力和周期,不像以前紧3年松3年。这次是一紧到底了~~并且目前来看,很可能再也回不到18亿平方米的新房销量巅峰。
房地产无了,白酒行业也熄火了。经销商弃坑不玩了 ,破罐子破摔了。大家想想哦,如果手里的酒不再升值甚至还会不断贬值,那谁还囤它呢?要喝的时候大不了再买呗。
所以以前白酒无敌的逻辑,道理上和房子是一样的。一部分是所谓的刚需,但还有很大一部分是“囤积”所带来的需求。如果别人都开始砸盘,不计成本的出货,那大家手里的资产就会越来越不值钱,囤积的需求会蒸发,反过来变成出货的供给。
之前的杭州酒博会,就闹了个不大不小的行业事件。本来酒博会是给经销商和酒厂们,促进交易的年度交际大会,但现在因为经销商库存实在太多啦,肚子里塞不下更多的白酒了,无奈之下才会集体“造反”了——明确拒绝采购!
超半数参展企业要求酒博会延期举办。让大家缓缓喘口气。消费寒冬之下,白酒业绩还在依靠经销商硬挺,但距离真相的涌现也不远了。本质上就是白酒的金融属性被戳穿了,说一个观点不知道大家同不同意——
“白酒行业很可能无力回天了”。
看看白酒的产量啊,基本和房地产投资一样,回到了20年前的水平,跟最猛的时候比腰斩不止,白酒们的寒冬很可能刚刚开始!
产能暴涨需求暴跌,白酒行业原来的投资逻辑正在崩塌,甚至很可能像地产一样,加速进入长期的下行周期!
白酒的价格同样也是一场金融游戏,产生“亏钱效应”以后,中高端白酒价格持续倒挂!亏钱成为经销商的普遍感受,绝望的情绪之下抛盘只会越来越多。
很多经销商为了换回现金流,不得不降价促销最终把价格砸穿了。比如经销商龙头公司华致酒行销量大涨净利润却大跌。茅台披露业绩收入和净利润全部增长17.2%,但却换来了市场的一根阴棒,显示出投资人的担忧。酒王都无力回天,其他公司迟早也会被去伪存真。一粒使和朋友聊,这里面最重要的原因是什么?
很重要的一点那就是年轻人不玩这些了。
不管是前面说的豪表,还是现在房子还是白酒、古玩们,几乎都被年轻人抛弃了。年轻人都去玩虚拟货币、玩鞋子玩盲盒,玩的都是些传统中老年人看不懂的东西。世界慢慢分叉,资金各玩各的,年轻人秉持着“我不买你就收割不到我”的心态。入场玩的人少了,除了房子还有居住属性,其他“炒作品”都没啥实际价值,不喝茅台难道事情就办不成了吗?现在看也未必嘛。
所以供需就失衡了,年轻人们撸起袖子另起场子了。这些传统的炒作产业和商品,恐怕就要面临长期的价值回归了!
第三章 年轻人不玩了
本质上老传统的价格陨落,背后就是“年轻人拒绝接盘”的思想风潮兴起,掀桌子不玩了的心态。从炒作的商品,再到养老金责任、社会生育压力、工作传承等等,年轻人发现“游戏规则”并不公平,索性跑去边缘地带避世了。而且很重要的一点,这个现象是全球性的,本质上所有的这些交易,都是“击鼓传花”。很久以前老一辈玩邮票,很多人家里现在还屯着好多集邮册呢。可这些东西现在大部分都变不了现金了,后来那波人换东西了,开始炒房炒股。资金发现人都离不开房子啊,这东西好炒,而且还能跟地方一起获益,官方也会默许。
炒到无人接盘,资金又开始瞄准下一代标的了。前几年流行的潮鞋,还有流行的盲盒收集,包括演唱会门票以及全球疯狂的数字货币。从零开始炒作,有个好处是年轻人可以低成本参与,没有大量的利益阶层存在,大家可以摇身一变,反过来变成先行者吃到红利,所以参与的人越来越多。
比如之前李亚鹏在直播里,说自己从梁建国老先生手里买了个太湖石,而且还有老先生的亲笔签名,可以附上专家鉴定的防伪证书。这块石头10年前李亚鹏花了1.8亿买的,如果拍卖的话现在肯定能4亿出掉,但是为了还债收回现金。于是想忍痛割爱3.5亿“大甩卖”。网友们一下子来劲了——“我出35亿买,你要是卖的话当我没说”,“你这石头,我顶多出35元”
这也不是孤例。谈恋爱谈出圈的杨子,也在拍卖的时候介绍自己的“天珠”,6900万买的,当年还破了拍卖的历史记录。
可是在他们眼里价值千金的物件,在新一代眼里早就“视若粪土”了。有钱的年轻人谁买这玩意儿啊???
所以这就成了“夏虫不可语冰”,彼此不能理解彼此的世界和喜好了,这种历史从欧美,到日韩再到我们国内,一而再再而三的重复上演。本质背后~商品的“价值”和“价格”脱钩,价格被炒作到远远超出实际价值的地步,最终引发了一代人的反感和拒绝,而仰望着涨幅不断飙升,一枚价格高达数万美元的比特币,年老的一代也无法理解,计算机上敲几个代码,也能涨这么疯狂?
另外就是信息社会以后所有的信息传递速度极快,导致的结果就是,炒作来得非常极致非常凶猛,往往短时间里就炒作完了,都来不及让人们慢慢消化,用几年甚至几十年,去编织一套说法一种谎言。大家越来越聪明了,也就越来越无所谓了,看破红尘,这种现象不仅仅是在炒的领域,在文化领域同样如此。比如皇马俱乐部主席弗洛伦蒂诺,就发出悲悯的感慨“年轻人现在都不看球了,一场十几分钟的电竞,比起足球更有趣更有意思。连巴西都出现电竞粉丝超越足球的现象,这值得足球界警惕。”
背后的道理也是相通的,在电竞和足球背后,除了狂热粉丝,可能也存在大量资本运作。从明星的捧红,到赌博产业的流水,New money想要做大做强,第一步就是抛弃Old money,另起炉灶。
资本永不眠,Money never lies。
人世间总是存在着一个又一个击鼓传花的游戏,但最终游戏能不能玩的出彩,玩的响亮,玩的漂亮,最终还是要看年轻的接盘侠人有没有形成共识,认不认可它的“价值”,愿不愿意为它买单。
大家的支持是一粒使更新的最大动力哟~~
这里是厉害财经~预言家
我们下期见
来源:厉害财经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