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细胞外囊泡(EV)是一种 50-150 nm大小、与脂质结合的天然载体,用于细胞间通信。一些临床前研究已将细胞外囊泡用于治疗退行性疾病。在视网膜疾病方面,细胞外囊泡在保护神经免受各种视网膜疾病造成的损伤方面已显示出前景。例如,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通
细胞外囊泡(EV)是一种 50-150 nm大小、与脂质结合的天然载体,用于细胞间通信。一些临床前研究已将细胞外囊泡用于治疗退行性疾病。在视网膜疾病方面,细胞外囊泡在保护神经免受各种视网膜疾病造成的损伤方面已显示出前景。例如,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通过miRNA依赖机制对视神经挤压后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显示出神经保护作用。同样,最近发表的一篇文章显示,尿液衍生的细胞外囊泡可提高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存活率,从玻璃体液细胞外囊泡中发现的内源性 miRNA-124 可在非关节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后对视网膜神经节细胞起神经保护作用,并改善视觉功能。胚胎干细胞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中也分离出了细胞外囊泡,在视神经挤压的小鼠模型中激发了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神经保护作用。来自暴露于缺氧条件下的细胞的细胞外囊泡通过增加特定的miRNA,显示出更强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保护能力,并减少了炎症细胞因子的产生。总之,这些研究提供了有关细胞外囊泡神经保护潜能的重要信息,但它仍是一个新兴领域,需要更多的研究才能用于临床,特别是由于细胞外囊泡的疗效因其来源而异。
英国卡迪夫大学生物医学与生命科学学院医学院Ben Mead团队在发表于《中国神经再生研究(英文)》(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杂志的研究中,对视网膜祖细胞R-28细胞系的新型细胞外囊泡来源进行了体外和体内测试。从 R-28 细胞中分离并鉴定了细胞外囊泡,并在体外和体内青光眼模型中测试了它们对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存活的疗效,检测了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存活率及其轴突的保存情况。裕还检测了细胞外囊泡对从人类胚胎干细胞分化而来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神经保护能力,并研究了 R-28细胞外囊泡处理后视网膜神经节细胞中 miRNA 的变化,预测了可能的调节途径。R-28 细胞外囊泡提高了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存活率,但未能显著保留轴突。研究结果显示了 R-28 细胞外囊泡对人类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神经保护作用。最后,发现了hsa-miRNA-4443,hsa-miRNA-216a-5p,hsa-let-7e-5p,hsa-miRNA-374b-5p,hsa-miRNA-331-3p和hsa-miRNA-421的表达变化,这可能对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变性具有神经保护潜力。这项研究将为基于miRNA和细胞外囊泡的青光眼神经保护疗法铺平道路。
文章来源:Durmaz E, Esmaeili M, Lewis P, Cimaglia G, Clayton A, Mead B (2026) R-28 cell-derived extracellular vesicles protect retinal ganglion cells in glaucoma. Neural Regen Res 21(5):2073-2080.
来源:中国神经再生研究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