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闻丨毛泽东题“洛阳日报”背后的传奇故事(毛主席题的报头17)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4-01 06:00 1

摘要:1948年4月9日,随着解放洛阳的炮火声渐息,一份油墨未干的《新洛阳报》在硝烟中诞生,此即为《洛阳日报》的前身。这份诞生于旧城隍庙的报纸,在创刊号上赫然写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凡人民所需者,莫不全力而为”。当年,记者们身背油印机随军采访的场景,成为那个激情

毛泽东题“洛阳日报”手迹

《洛阳日报》报头竟由毛主席亲笔题写?这座千年古都的党报如何与共和国领袖结下不解之缘?今天带您穿越时光,揭秘《洛阳日报》报头背后鲜为人知的红色记忆!

1948年4月9日,随着解放洛阳的炮火声渐息,一份油墨未干的《新洛阳报》在硝烟中诞生,此即为《洛阳日报》的前身。这份诞生于旧城隍庙的报纸,在创刊号上赫然写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凡人民所需者,莫不全力而为”。当年,记者们身背油印机随军采访的场景,成为那个激情燃烧年代的特殊注脚。

令人唏嘘的是,这份见证洛阳新生的报纸在1949年8月因机构调整停刊。但历史总是充满转折——1955年元旦,伴随着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春风,《洛阳日报》以中共洛阳市委机关报的身份荣耀复刊,开启新的征程。

鲜为人知的是,复刊初期的《洛阳日报》报头竟出自“拼字”绝活!当时的美术编辑从影印版《鲁迅日记》中逐字抠出“洛”、“阳”、“日”、“报”四字。这种充满匠心的操作,可算作是早期报纸排版的“黑科技”。

1958年,中宣部副部长周扬视察洛阳时,报社抓住机会请其牵线搭桥。次年1月26日,文豪郭沫若题写的行书报头惊艳亮相,这个充满文人风骨的报头使用了整整6年,直到那个改变历史的冬夜……

1964年寒冬,洛阳日报社做出一项大胆决定:给毛主席写信求题报头!“敬爱的毛主席,我们是中原大地的新闻工作者,恳请您为洛阳人民题写报头……”,这封承载着河洛儿女期盼的信件,先是寄往国务院,后经时任中央办公厅主任杨尚昆转呈。在日理万机的国务间隙,毛主席竟真的提笔挥毫!

12月31日深夜,当毛主席遒劲潇洒的墨宝抵达报社时,整个编辑部沸腾了。毛主席题写的“洛阳日报”四字书写得刚劲有力,精美潇洒。这份给《洛阳日报》的特殊新年礼物,在1965年元旦惊艳亮相,成就中国报业史上一段佳话。

如今走过59个春秋的毛主席题字,早已融入洛阳的城市记忆。从铅与火到光与电,从纸媒到全媒体,《洛阳日报》始终践行着“凡人民所需者,莫不全力而为”的初心。

每次走过定鼎南路,总会被报社大楼上那抹熟悉的红字所震撼。它不仅是书法艺术的瑰宝,更承载着领袖对基层党报的殷切期望。当年轻小编们在新媒体中心敲击键盘时,或许该想想:59年前那个寒夜,前辈们捧着毛主席墨宝时,手是否也在颤抖?

另:条友如有毛主席题的其他报头信息,感谢留言互动。

来源:视角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