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政策分析:第一课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08 08:06 1

摘要:国庆不停学:线上“节日政策观察”打卡,用1分钟短视频交作业。3次请假机会=3次“补卡”——1000字读书思考换1次不上课的自由。

维度本科硕士博士目标基本常识+研究启蒙方法训练+案例分析理论深耕+前沿突破输出政策日记·读书报告政策备忘录·量化简报学术论文·政策原型关键词兴趣点燃工具精通知识原创

逻辑线:先“好玩”,再“好用”,最后“好深”。

2. 时间感:一学期节奏图谱


国庆不停学:线上“节日政策观察”打卡,用1分钟短视频交作业。

3次请假机会=3次“补卡”——1000字读书思考换1次不上课的自由。

3. 空间感:课堂—校园—城市三层空间空间功能工具快乐指数教室理论轰炸AI搜证+弹幕提问★★★☆校园政策微实验食堂价格听证、宿舍垃圾分类★★★★城市真问题场域中关村论坛、通州副中心★★★★★

把“政策分析”从PPT搬到咖啡馆、图书馆、开发区,让知识“长脚”。

4. 过程感:一条“八fold path”闯关游戏

Define 问题——用“朋友圈热搜”法抓痛点。

Assemble 证据——AI搜索+图书馆1小时闪电战。

Construct 备选——头脑风暴+“反向头脑”(先想最烂方案)。

Select 标准——投票+贴纸,把价值观变“看得见”。

Project 结果——Excel+手绘双轨,数据与故事同框。

Confront 权衡——“角色扮演”对抗:环保局VS企业,城管

VS商业微信企业家。

Decide——30秒电梯陈述,全班“点赞”即通过。

Tell——1页A3故事板,贴走廊公展,接受“路人评审”。

每完成一步,得一枚“政策徽章”,集齐8枚可兑换“免考券”(≈期末+5分)。

5. 快乐发动机:让学习像“开黑”

政策狼人杀:夜晚“利益集团”刀政策,白天“学者”盘逻辑。

盲盒读书:每人随机带一本书,30秒“盲推”交换,下学期再漂流回来。

知识流派:把自己看成理论家,分成“学院派“”实践派“”制度派”“秩序派”“数据派”“抽象派”‘保守派“”自由派“,先自嘲再互黑。

学而时习之,激情=竞争+惊喜+认同,快乐=即时反馈+社交货币。

6. 实践匹配度:作业即“作品”作业形式真实受众可能出路中关村科创政策简报园区管委会实习offer通州副中心交通痛点地图北京规自委采纳并公示校园垃圾分类Nudge方案后勤集团下学期落地

把“分数”转成“署名”,让学习和思考,看得见摸得着。

7. 毛寿龙教授秩序读书法——终极彩蛋

秩序=自由×(权力÷成本)²

身体秩序

课前3分钟“站立冥想—政策版”:想象自己是一部待出台的法规,深呼吸=公开征询意见。

头脑秩序

“三色笔”批注法:红=事实,蓝=假设,绿=情绪,一眼看出“论证缺口”。

文献秩序

建“个人政策宇宙”,每篇文献打3个标签:理论/方法/情怀,搜索=秒级定位。

知识生产秩序

“5-3-1”输出节奏:5篇文献→3页综述→1页政策漫画,把“读”变成“画”。

当秩序成为习惯,自由自然膨胀,权力成本趋零,学术腐败(偷懒学习)无缝可钻。

总结

把政策分析做成一场一学期的“现实副本”,
让理论有土、方法有根、学生有笑、城市有得,
最终我们在秩序与自由之间,
用汗水和快乐,写下属于自己的“政策学习史诗”。

来源:小蜗牛漫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