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指出,建设现代化人民城市,必须加强党对城市工作的全面领导。市委六届七次全会指出,做好城市工作根本在党的领导、关键在领导干部。城市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载体和人民幸福生活的重要空间,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走好新时代中国特色城市发展道
新重庆-重庆日报 李瑶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指出,建设现代化人民城市,必须加强党对城市工作的全面领导。市委六届七次全会指出,做好城市工作根本在党的领导、关键在领导干部。城市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载体和人民幸福生活的重要空间,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走好新时代中国特色城市发展道路,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和加强党对城市工作的全面领导,充分发挥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确保城市发展始终沿着正确方向行稳致远。
充分发挥党的政治领导力,为城市工作把牢正确方向。要充分发挥党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领导核心作用,确保城市工作不犯颠覆性错误。一是健全落实领导责任的体制机制。强化各级党委推进城市工作的领导责任,健全“党委统一领导、政府具体负责、部门联动推进”的工作体系,定期研究重大政策、部署重大工作、督办重大任务,确保党中央关于城市工作的重大决策部署落地见效。二是增强城市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进一步健全市、区(县)、街道、社区党组织的四级联动体系,推进街道社区、单位、行业、物业等多方党建的互联互动,扩大新兴领域党建有效覆盖,推动党组织教育、管理、监督好党员,组织、宣传、凝聚、服务好群众,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三是加快培养一批懂城市、会管理的干部。组织社区党组织书记、居委会主任等社区基层干部开展城市工作专业化能力培训,注重在重大工作、重大斗争中培养锻炼干部,引导干部深化对城市发展规律的认识,端正城市发展指导思想,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四是提高领导城市工作的能力。坚持系统观念,加强统筹协调,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破解城市治理难题,利用大数据、云计算提升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下足“绣花”功夫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充分发挥党的思想引领力,为城市工作筑牢思想根基。要充分运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指导实践,为城市发展提供强大精神动力。一是深化宣传阐释工作。全面准确阐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市工作的重要论述,深刻把握其核心要义、精神实质和实践要求。加强对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及相关政策的解读宣传,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把力量凝聚到贯彻落实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上来。二是牢牢把握舆论导向。坚持党管媒体原则,加快推动媒体深度融合发展,围绕智慧城市建设、民生保障改善等重点领域策划主题宣传,生动展示城市发展成就和未来愿景。强化网络意识形态风险管控,积极引导公众理性看待热点问题,及时发布权威信息,主动回应社会关切、化解矛盾疑虑。三是注重繁荣城市文化。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挖掘阐释城市独特的历史文化底蕴,打造新型公共文化空间,优化城市文化产品供给,不断丰富城市精神文化生活。四是创新宣传方式和载体。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快构建全媒体传播体系,提升信息发布的精准性和覆盖面。依托特色宣讲团、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等阵地,推动理论宣讲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增强宣传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充分发挥党的群众组织力,为城市工作注入不竭动力。要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核心理念,凸显广大人民群众在城市建设和发展中的主体地位。一是实现人人参与。畅通汇聚民智、听取民意的平台载体,搭建人民建议征集平台、网上群众工作联系点、“金点子信箱”等,不断丰富人民群众家门口的参与平台,激发人民群众在城市治理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二是强化人人负责。完善民主解决机制,构建从诉求表达到协商监督,再到有效回应诉求的完整闭环,强化信息公开和全过程监督。三是鼓励人人奉献。将志愿服务有效引入到城市基层治理中,成立志愿服务团队、设立志愿服务项目、创新志愿服务机制等,形成人人乐意服务城市治理的良好氛围。四是确保人人共享。把人民宜居安居放在首位,完善城市管理和服务机制,着力解决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下功夫一体推进好房子、好小区、好社区、好城区建设,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让城市真正成为人民的幸福家园。
充分发挥党的社会号召力,为城市工作汇聚多元力量。要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形成全社会共同致力于城市工作的强大合力。一是搭建协同共治平台。统筹政府、社会、市民三大主体,以社区群众议事会、社区民主协商会、“社区合伙人”等为载体,不断拓宽企业、社会组织、群团组织、居民等群体有序参与城市治理的渠道。二是强化党组织示范带动。推动各级党组织和党员下沉一线,通过设立党员先锋岗、责任区,开展党员“双报到”“双服务”等工作,加强对基层各类群体的示范带动,持续壮大城市工作力量。三是发挥统战工作优势。积极引导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和党外知识分子、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等围绕城市规划、建设、治理建言献策,保障其对城市发展重大决策、重要事项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四是完善正向激励机制。通过多元化激励手段,大力选树、表彰在城市发展各条战线上涌现出的先进典型、劳动模范、最美人物等,通过媒体宣传、文艺作品等多种形式,让榜样事迹深入人心,激励全社会为建设现代化人民城市贡献力量。
来源:新重庆-重庆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