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缙云县洋潭头片区城市设计竞赛终审会已于2025年8月26日圆满结束,竞赛结果公布后获得了极大反响与热烈讨论,感谢各界朋友的关注与支持!为了全面展现五个获奖团队的设计理念和独特视角,不假思所团队将推送获奖方案系列解读文章,希望能充分展示各个团队对缙云洋潭头片区的
转自:不假思所,作者:xxss
缙云县洋潭头片区城市设计竞赛终审会已于2025年8月26日圆满结束,竞赛结果公布后获得了极大反响与热烈讨论,感谢各界朋友的关注与支持!为了全面展现五个获奖团队的设计理念和独特视角,不假思所团队将推送获奖方案系列解读文章,希望能充分展示各个团队对缙云洋潭头片区的美好畅想,以及专家评审们对方案的评价和建议。
本篇为一等奖获奖团队带来的方案详解,以及专家的现场点评。
超链绿谷,流云画卷
浙江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牵头单位)
+ 杭州中联筑境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新老相接、城野交融的洋潭头片区,是城市客厅的中枢,更是撬动绿色山谷、实践山水公园城市革新的起点。
在这里,绿色脉络从山谷流淌进街区,山城堵点被打通,水岸再激活,山谷野趣在紫薇、白云、后陈山间交织出三重韵味,塑造出一个能轻松拥抱石城繁华的“超链绿谷”。
作为这片绿谷的点睛之处,面对原真山水,设计团队采取以下四大策略:
设计策略图示
补山体,接续山水。弥合场地高差断崖,恢复山体到水岸的连续性。
疏交通,链接两岸。补山处设置停车减少内部车行,优化道路线形,留出更多公共空间给滨水区。
留水脉,聚落布局。退让防洪线已建区柔化升级,依山就势取法缙云原真山水村落营造智慧的多组团聚落布局,留出汇水线。
全时段,文商混合。主客共享全天候烟火气。
面对洋潭头的绝佳本底,方案以审慎的态度,于山水之间描绘一组“流云画卷”。
画卷三组群以抱汀、抱山、抱园之势隐于山中,与原真山水相得益彰。
北区环汀以城市舞台为中心,临水“溪院浮台”听取潺潺水声;
溪山印点睛画心,以石为题,以云为意,内塘外园,溪水环抱,活力与山水于此相逢;
中区抱山幽谷“林涧山房”,顺林溪而上,山涧房林立体交织,体味别样微度假;
南区卷尾保留田园底色,依山就势,尽享缙风缙味。
在这里,环溪而行尽享水之趣,山上云阁、山下石印与潺潺好溪,山城、山水和谐对话,再度绘就城市新封面。
王建国
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方案全面分析了项目属性、业态、老城与新城关系、未来人口预测、滨水功能及标志性景观,在缙云城市功能上有所补充;巧用地形地貌,充分体现山水画卷的城市特色,山体设计也有助于人流汇聚;对运营、实施及资金、防洪、交通、市政等技术层面考虑较为全面;部分功能区域(如“云溪客汀”)具备场景感和社交传播潜力。总体来说,项目体现出中国城镇化发展的新路径,兼顾规划限制、生态保护与复杂地形的现实。
许世文
浙江省工程勘察设计大师,浙江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总建筑师
方案在规划、城市设计、建筑概念及策划方面较为均衡,定位准确,“超链绿谷,流云画卷”的主题契合本土特色。核心片区“四块大石头”的功能、尺度及材质需进一步优化。
蔡永洁
中国建筑学会城市设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博导
方案理念与空间定位合理,总体尺度控制尚可,能与环境保持较好的结合度。街道及公共开放空间的设计建议进一步研究,提升空间的体验性和连续性。入口处建筑形式、尺度与开放空间的处理建议更克制的表达。
俞斯佳
上海现代城市更新研究院院长,上海市规划学会监事长
该方案前期分析合理,对长期发展诉求判断较为准确,建筑选址整体恰当;在合适标高集中布置建筑,布局具备合理性;以“云”“石”为构思意向,具备特色与识别性。局部格局需要优化,投资与运营建议进一步研究。
祝晓峰
山水秀建筑事务所创始人,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客座教授
该方案开发控制量合理,投资额控制得当;核心区采用聚落式布局,业态分配清晰互补,并与山丘、滨水空间形成良好交融;建筑与组团设计均较好回应地形、气候和在地传统;“溪山石印”较好回应了城市活动与地标营造的需求。景观与建筑尺度协调方面建议进一步优化。
张斗
Sasaki上海办公室总监,美国景观建筑师协会会士
本组方案挖掘并转化本地地质特征为设计语言,考量了城市范围内的开放空间廊道。用户调查和融资模式的研究有助于项目建设。公共活动空间较充分;酒店区与自然环境融合度较高,形态自然松弛;“石出矶岸”景点具有一定趣味性。建议在着手设计前,首先根据当地市场的实际需求论证业态的可行性,以免花费大量资金建设的设施日后空置;在缙云这个山水城市,需要更好的引导方式加强场地与现状城市之间的联系,不能单纯依靠疏解道路交通;溪边的公共建筑组团存在的合理性、功能、规模、尺度尚需深入论证,以免在自然山水中形成非常突兀的效果;“石”与“云”的设计语言存在较多冲突,需要简化。
阳磊
瑞安新天地产品发展总经理
方案具备基础的市场与客户调研,整体城市设计完整,“超链绿谷”设计概念有效利用地形地貌,创造了具有标志性的文化建筑。建议深化场地交通组织与用地控制,以及功能强度论证;并进一步优化建筑形态尺度与山体、水系的关系,提升建筑与在地文化元素的融合度。
以上是缙云县洋潭头片区城市设计竞赛一等奖方案的详细解读以及专家的点评意见;文末为该方案的完整展板,可查看详情。
接下来,不假思所将继续推送二、三等奖方案解读和点评,敬请期待!
来源:AD设计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