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回望来路,从青涩到笃定,从懵懂到清醒,每一步都印着“教育”二字的分量,我深知,这份职业给予我的远不止是讲台上的四十五分钟,而是一场漫长而辽阔的修行。
2025年09月08日05:30 新网师
,
将在09月28日 19:30 直播
预约
新网师2025年开学典礼
时针无声,却在每一道刻度里镌刻成长。转眼间,我已与华能携手走过四个春秋。
回望来路,从青涩到笃定,从懵懂到清醒,每一步都印着“教育”二字的分量,我深知,这份职业给予我的远不止是讲台上的四十五分钟,而是一场漫长而辽阔的修行。
01
在青岛,被一句“把教育当爱心”击中
2023年7月,青岛的海风裹挟着咸涩的潮味,也裹挟着一场思想的暴风雨,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上,李镇西老师走上台,没有高深的理论,只一句“把教育当爱心”,便让会场瞬间安静。
他说,克服职业倦怠的三把钥匙是情感、智慧、创新,要把职业当爱好,把难题当课题,把困难当台阶。
首先痴迷于学生,才能听见每一颗心的回声;其次沉醉于研究,才能在重复的日常里开出新鲜的花;最后超越自己,才能在有限的生涯里抵达无限的辽阔。
那一刻,我像被电流击中,原来,教育不是把知识从一个容器倒进另一个容器,而是用生命照亮生命。
回到学校后,我开始重新打量讲台下的每一张脸:那个总把校服穿得皱巴巴的男孩,其实会在放学后默默把实训室的地拖干净;那个上课总低着头的女孩,悄悄在笔记本里画满了燃气管件素描。
我试着在课后来听他们的烦恼、把每一次犯错当作研究的起点,慢慢地,男孩开始主动问我燃气户内管道安装中设备操作方法,女孩把她的素描改成了管道工艺流程图,我第一次如此真切地触摸到“当一颗心靠近另一颗心,知识才会长出翅膀”。
02
在华能,听见“人文教育”的回响
2025年6月,学校再次与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牵手,主题聚焦“产教融合助推教育高质量发展”。
深圳职业技术大学的黄灯老师,带着她的《我的二本学生》而来,她提醒我们,职业教育的目标不是制造会操作的“手”,而是培养完整的人。
黄灯老师的话让我想起学校的办学方针:“在人格完善、体质健康的前提下,文化知识不断丰富,能力技术不断提高。”我们追求的从来不是冰冷的“技能达标”,而是让每个学生带着体温走向社会。
03
在书页间,与伟大的灵魂对话
如果说论坛是闪电,那么阅读就是细水长流。本学年,我啃完了郝晓东老师的《未来教师》,书页里的一句话让我夜不能寐,“学习不是为了他人,不是为了完成学校的任务,不是为了向他人炫耀,不是为了职称、资格证,而是为了自己,为了让自己更优秀,让人生更幸福。”
原来,教师首先是一个“自我教育者”,我们读过的每一本书,走过的每一段路,最终都会化作课堂里的光。
2024年9月在学校搭建的平台上,我加入新网师“教育学读书社群”,像一头闯进丰美草场的牛。
《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教我反向设计,从学生的“理解证据”出发重构课堂;《大概念教学》让我明白,真正的学习是“从知识点到概念网”的跃迁;《教师阅读地图》教我按图索骥,把零散的阅读旅程变成一张可导航的专业成长路线图,让每一次翻页都指向教学现场的真实问题。
每天,社群里的共读打卡像一场静默的仪式,在社群成员之间进行知识共享和思想交流,这种集体智慧的汇聚有助于加深我对教育实践的理解,提升我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对提高我的教学质量有着很大的帮助。
04
在吕梁,以赛为镜照见自己
2024年10月,吕梁的秋风卷着黄土,我踏上了第五届吕梁职业技能大赛的赛场。
供气项目的比赛现场,压力表的指针像心跳般颤动,每一根管路、每一个接头都在接受审视。备赛的日子里,我沉浸在紧张的准备中,对每一个细节都反复推敲,每一个动作都力求精准。
我知道,这不仅是一场技能的较量,更是一次心智的考验。决赛那天,紧张的气氛如同紧绷的弦,一触即发,我站在众多选手之中,心跳加速,手心出汗。但随着比赛的开始,我逐渐找到了节奏,将所有的紧张和焦虑转化为专注和冷静。
当最后一个接头锁紧,压力表稳稳停在标准值时,我听见自己胸腔里“咚”的一声。一等奖的证书很轻,“吕梁技术状元”的绶带却很重,它们不是终点,而是起点。
我将赛题细细拆解,熔铸成可触摸、可迁移的教学案例,每一道工序化作课堂里的微任务,每一次失误凝成预警清单,每一份数据沉淀为评价标尺。
学生在反复演练中接过经验的火种,在将来的工地与灶台之间,把自己的技能锻造成守护万家烟火的底气与锋芒。
05
向未来,把自己活成一盏灯
四年,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足够让一根锃亮的钢管在风吹雨淋里长出暗红的锈迹,也足够让一个原本只会背教学流程的年轻教师在晨昏交替中把根须深深扎进学生的心田。
回望来时路,我愈发笃定,教育的最高境界,从来不是“管住”学生,让他们安静、整齐、分数漂亮,而是让他们在一瞬间被“感动”——为知识里闪烁的宇宙秩序而眼眶发热,为成长中挺直的脊梁而胸口发紧,为生命里突然打开的千万种可能而热泪盈眶。
而我要做的,就是把自己活成一盏灯,灯芯就是专业,灯罩就是人文,灯油则是永不停歇的学习,当灯芯越烧越亮,灯罩越磨越透,灯油越添越满,只有这三者齐备,这光才能既明亮又温暖,且永不熄灭。
李镇西老师说:“教育是用生命润泽生命。”黄灯老师说:“职业教育是让‘人’字立起来。”
而我想说,我愿做那一束微光,以爱为炬,向光而行——照见学生的成长,也照见自己的灵魂。
四年很短,短到我还来不及把每个人的故事都写进评语;未来很长,长到我可以把今天种下的微光,一寸寸拉长成黎明。
只要心中有爱,脚下有路,我们终将在教育的星空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那颗星。它不必最亮,却能在某个孩子的眼里,替他点亮整片夜空。
吕扬,就职于山西华新能源高级技工学校,第五届吕梁职业技能大赛供气项目技术状元。多次作为山西省燃气行业职工职业技能竞赛输气工、管网运行工裁判;多次对燃气相关企业员工进行现场培训,对燃气开采及城镇燃气管道施工具有丰富经验。
●择一途深耕:我的十七年教师成长日记 | 职教叙事
●初心与成长:一位职校教师的17年守望 | 职教叙事
●在查卫生、管纪律的苟且里,我竟找到了教育的诗和远方 | 职教叙事
来源:新网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