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党退败,蒋介石除了甩锅李宗仁,为何痛批马歇尔:须负全责?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08 07:49 2

摘要:1949年1月31日,台北。风里裹着些槐花香。蒋介石翻开日记,笔锋一顿,写下“此次革命剿匪之失败并非失败于共匪,而是失败于俄史,亦非失败于俄史,而是失败于美马。”那一行字停在日记本页脚——只留给自己,不必跟别人说。

1949年1月31日,台北。风里裹着些槐花香。蒋介石翻开日记,笔锋一顿,写下“此次革命剿匪之失败并非失败于共匪,而是失败于俄史,亦非失败于俄史,而是失败于美马。”那一行字停在日记本页脚——只留给自己,不必跟别人说。

时间定格在败退的路口。蒋介石回望前尘,怨气里掺杂着冷静。美国马歇尔,是他“丢江山”的首要责任人。可这锅,真能全数推给外人吗?事情复杂,很难说清。

蒋的说法,源头不在1949年,而要回到更早。抗战阶段,美国人史迪威担任中国战区参谋长。他认准只要齐心抗日就该支持所有抵抗力量,包括八路军、新四军,也不赞同蒋封锁延安。

史迪威曾用美军专机给延安送救援,送医疗队,还把开罗会议细节第一时间通报给我党。他的举动让蒋当面受不了,向美国政府多次告状。1944年美国高层召回史迪威,算是蒋摇了头却依旧嘴硬,美国还是给了面子。

史迪威一走,换成赫尔利。这人可就顺着蒋,联盟新政策就是要整编我军。延安坚决斗争,重庆双十协定也一纸签了——蒋不守,依旧进攻解放区。

美国这时也踌躇。既希望蒋掌舵,又怕大规模内战卷入泥潭。杜鲁门换赫尔利,派五星上将马歇尔做特使。马歇尔军政骨子里都有权威,蒋亲自去南京接机。局势似乎要往和平转一转。

马歇尔使命在肩,美中利益交错。他刚到中国,杜鲁门发布公开政策声明,要求党派停火、不干预内政、助中国和平重建。看着堂皇,细想总有转身。马歇尔一边拉国共谈判,一边用援助给蒋下压力。结果谈判桌上,国民党耍傲慢,不正面回应,马歇尔只能搞停火协议。国共三方委员会成立,似乎有那么点“扯皮”意味。

限知视角中的细节,这段谈判不是一锤定音。国民党“恢复交通再停火”、不提原地驻扎。马歇尔综合意见,要求国民党军能往东北调兵。其实吧——基本就是国民党的条件。美方压力下换来的是,国民党得以接手东北,拥有调兵权。

蒋介石后来翻旧账,认定这正是自己丢东北的祸根。但实话国民党此时民心萎靡,贪腐膨胀,资金不知流向了哪——美国观察组看到我军和群众像亲人,国民党军却只落敌对。抗战尾声时通货膨胀高得吓人,这些数据都经过了核实,是准确的很。

插叙一句,南京地下党救进步人士时利用了李宗仁。沙轶因和杨兆龙策反,推动司法部长签署释放政治犯议案。李宗仁一笔签下,国民党区万余人被放出。这故事细节挺真实,但也反映权力移转期有转机。

马歇尔调停两头受气。蒋要打,美国要和。我党一度放弃大片解放区,留出空间谈判。1946年初,国共签协议停止军事冲突,中央迁入苏中。毛主席同国民党代表自己在淮阴,议会去南京。这时的气氛像是和平曙光,实际暗流涌动。

苏联从东北撤军,蒋不顾协议发动进攻。我军奋力反击,东北几近失守。马歇尔正好回国述职,周恩来多番要求调停都没能奏效。国民党穷追猛打,险些过松花江。我军被迫准备放弃哈尔滨。

后来,马歇尔从美返华,才再度调停。国共重启停火,这让蒋事后咬牙——以为错失消灭我军主力的时机。马歇尔担心国军打过江会让苏联卷入,蒋反而一点不担心。

这个停战,让我军转移中原两千余伤员和非战斗人员,为日后的突围减负。站在局外马歇尔一面维稳,一面捆住蒋的手脚。实际背后,是美国对于中国内战风险的考量。美方很清楚,农民多数心向我党,国民党官僚腐败难以收拾。

周恩来也曾评价,调停分两阶段。“头一期公正,到了东北就偏,只要我军让不给国民党让。”让了还不断停。马歇尔温和,蒋却步步紧逼,始终迷信武力。

三大战役之后,蒋介石阵营分裂。1949年1月,蒋不得不辞职,由李宗仁接任。此刻的国民党,已分三地各持一端。蒋系驻溪口,李宗仁在南京,孙科守广州。

李宗仁和蒋介石,恩怨深重。从蒋桂战争,到中原大战,再到总统选举。李宗仁执意参选副总统时,蒋记仇更深。但实际上,国民党已没救,江山的锅怎么甩也不合逻辑。

有数据支持,国共和谈后,李宗仁签放进步人士。蒋本想坚守上海,是李宗仁以军队为筹码逼蒋离开。不光如此,蒋还责怪李宗仁和谈态度软,觉得长江防线失守是对方误国。

这一点,真值得再想想。蒋介石理应检讨的是自己,不是旁人。放眼全局,美国后来缩减援助,宋美龄赴美求援无果。蒋的格局,本就是军阀风气,遇事先怪人,后怪运气,终不肯正视自身失误。

纵观这些年,美蒋之间的“相爱相杀”,本质还是利益、民心、时局多重交缠。马歇尔调停未能左右局势,蒋介石自己却未曾尝试打破困局。每一步错失,不在别人,是“格局决定命运”。民心归向新势力,旧世界终成过往。

处不多只留一件事在读者心头历史转折,总不止是人的得失,还有时代的洪流。当局者执念,未必看明白大势。是非功过外人说得清,不代表自己愿意承认。

来源:Atopos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