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午12点,直播镜头切入延小吉智慧长者食堂。一进门,主持人黄浩一眼就盯上了入口处那块巨大的智慧显示屏。这可不是普通的宣传板,上面的数据和监控画面实时变换,是整个食堂的“智慧大脑”。
9月4日,
新闻坊《坊间食堂》第二季直播
来到了
位于杨浦区辽源东路35号的
延小吉智慧长者食堂
上海电视台知名主持人黄浩
和杨浦融媒体中心记者
带大家一起“噶闹忙”
在杨浦这家
有着浓浓饭菜烟火气的食堂里,
竟然发现了
不少“藏龙卧虎”的AI智慧。
一个开在老旧居民区里的社区食堂,
到底能有多“智慧”?
跟着镜头来探寻下答案↓
中午12点,直播镜头切入延小吉智慧长者食堂。一进门,主持人黄浩一眼就盯上了入口处那块巨大的智慧显示屏。这可不是普通的宣传板,上面的数据和监控画面实时变换,是整个食堂的“智慧大脑”。
“‘延小吉’这个名字听了很亲切,是不是延吉新村街道的意思?还有‘智慧’两个字,这个智慧长者食堂和其他的长者食堂有啥不一样?”主持人的开场白,也是所有观众心里的疑问。
谜底就在这块大屏,这里不仅能显示菜品排行、能耗数据,更是个24小时在线的“安全员”。一旦后厨出现“动火离人”的消防隐患,或者有老人在就餐时发生意外,大屏也会立刻报警,堪称“火眼金睛”。
当然,食堂的根本还是味道。直播镜头来到菜品区,红烧的、清蒸的、小炒的……三十多种菜肴热气腾腾,香气扑鼻。黄浩现场就和几位正在用餐的居民聊了起来。
一位爷叔和阿姨的饭桌上,有虾有肉有蔬菜,两个人分一碗饭,健康又节约。“今天20多块钱,还能打折,”阿姨开心地说,“平均一个人13、14块,真的蛮实惠,省得烧、省得洗。”旁边一桌的年轻白领也成了这里的常客,不仅因为离单位近,更是因为这里的饭菜有“锅气”,味道好。
众口称赞的好口碑背后,最大的“功臣”就是在后厨闷头干活的机器人大厨。这些机器人“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自动投料、自动翻炒、精准控油控盐,保证了菜品质量的稳定和健康。但机器人炒菜,味道到底“灵不灵”?黄浩替大家问出了最关心的问题。
“机器人炒出来的?这会不会跟我们大厨的灵魂锅铲炒出来的不一样?会不会没有锅气?好吃哇?”面对黄浩的“灵魂拷问”,延小吉智慧长者食堂负责人文成勇介绍,食堂虽然有5位大厨,但他们和机器人之间并非竞争关系,而是“最佳拍档”。
“像浓油赤酱呀,还有特别口味的,还是需要厨师来调配辅助。”文成勇解释道,“他们的配合空间是机器人把人工的繁琐工作减掉,厨师主要来做研发,比如菜品更新。”这番话让大家看到了延小吉的智慧,运用科技来辅助人工,最终的目的还是为了那一口“家常味道”。
如果说机器人大厨是摆在台前的“明星”,那么在大家看不见的后厨,还隐藏着更多守护“舌尖上安全”的“扫地僧”。直播中,店长周骁勇带领大家进行了一场“后厨探秘”。在后厨洗菜方面,也有“黑科技”。周骁勇介绍:“我们门店有一台离子水农药降解机,它最大的功能就在于对蔬菜进行浸泡和清洗,能去除农药残留。”
洗菜有高招,厨余垃圾的处理也有先进之处。“我们在环卫工人收走之前还有一道工序,就是后厨有3台除渣机可以进行油水分离,包括压缩粉碎,处理后我们厨余垃圾的总体积量比原来少了80%,更环保。”
从每一道菜品的烧制到后厨的准备工作,正是这样一套无处不在的智慧系统,为这家社区食堂装上了一个聪明的“大脑”。AI智慧正在以最接地气、最温暖的方式,融入百姓的日常生活,让老百姓们既能拥有如常的烟火气,更有满满的安全感。
来源:上海杨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