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顺司法行政:法治春风润瀑乡 创新赋能谱华章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3-31 22:40 1

摘要:田间地头普法宣讲润物无声,工业园区法律护航精准高效,基层一线“法律明白人”化纷止争……近年来,安顺市司法行政系统紧扣“八五”普法规划,以“1234”工作法为牵引,创新法治宣传模式,深化基层治理实践,全力护航经济社会发展,交出了一份法治建设与民生保障同频共振的亮

田间地头普法宣讲润物无声,工业园区法律护航精准高效,基层一线“法律明白人”化纷止争……近年来,安顺市司法行政系统紧扣“八五”普法规划,以“1234”工作法为牵引,创新法治宣传模式,深化基层治理实践,全力护航经济社会发展,交出了一份法治建设与民生保障同频共振的亮眼答卷。

普法“活”起来 从“大水漫灌”到“精准滴灌”

“主播,网购遇到假货该怎么维权?”3月20日晚,“安晓法”直播间内,弹幕飞速滚动,嘉宾律师耐心解答着观众的提问。如今,在安顺市民的朋友圈里,普法IP“安晓法”“安晓治”的节目经常引发热议,已成为当地法治宣传的“知名IP”。

“过去普法是发传单、贴标语,现在得用群众爱看的形式。”基于这样的认识,近年来,安顺市司法局创新打造“1234”工作法,以“集成式、立体式、派单式、全景式”普法为抓手,推动法治教育从“大水漫灌”向“精准滴灌”、从“单向灌输”向“多元互动”转变,让法治观念在群众心中生根发芽。

数智驱动,打造多维普法矩阵。安顺市率先建成普法融媒中心,整合“报、网、端、微、屏”全媒体资源,推出普法短视频、方言短剧、H5动漫等新媒体产品1098个,累计浏览量超328万人次;卡通形象“安晓法”“安晓治”化身普法大使,推出《普法小剧场》52期,覆盖各类社会热点问题,阅读量超20万次;线下同步建成宪法教育基地、法治文化主题公园等实体阵地200余个,实现“县有平台、乡有阵地、村有实体”,法治元素随处可见。

分类施策,提升普法精准度。安顺司法系统针对不同群体定制普法“套餐”:领导干部“头雁项目”强化法治思维,行政执法人员“中坚项目”规范执法行为,市场主体“创优项目”优化营商环境,青少年“育苗项目”筑牢成长防线。镇宁自治县司法局结合蜂糖李产业发展,制作普通话、布依语、苗语三语普法视频,在种植园区滚动播放;紫云自治县司法局借李子花节开展“法护春光”活动,现场解答“野餐用火规范”“攀折花木责任”等法律问题,让普法融入生活场景。

联动发力,构建全域普法格局。建立“1 6 N”联动机制,整合45家普法成员单位资源,形成“集中发布、矩阵推送、跟踪监测”的一体化模式。2024年,安顺市开展“送法进乡村”活动350余场,发放资料10万余份,覆盖群众超20万人次。普定县司法局组织法治副校长进校园31场次,以“防范性侵害”“交通安全”等为主题,为800余名师生播撒法治种子;关岭自治县司法局创新“法律明白人妈妈”培训机制,邀请专业律师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 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提升基层妇女维权能力。

治理“暖”起来 法律明白人解好“百家结”

“袁书记,以后我再也不占用小区停车位了。要不是您的解释,我都不知道自己违反了民法典的规定。”近日,在安顺市西秀区新天地社区,一场邻里纠纷被该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袁媛完美化解。

从事基层工作近二十年的袁媛还有一个身份,那就是居委会的“法律明白人”。近年来,她通过创新“社区党组织 居委会 业委会 物业服务企业”的“四位一体”管理共治机制,不断强化社区法治建设,提升居民法治素养,助力社区获评“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

如今,在安顺的社区楼栋、田间地头活跃着一群“法律明白人”。他们扎根基层,用法律解民忧、以真情化矛盾,成为基层治理的“稳压器”和法治乡村的“播种者”。

今年3月,关岭自治县司法局组织30余名“法律明白人妈妈”参加专题培训。随后,这支由村居妇女骨干组成的队伍,深入苗乡布寨,用方言讲解反家暴、未成年人保护等知识,化解多起家事纠纷。

“法律明白人”正成为安顺基层治理生力军。截至目前,安顺市培养“法律明白人”1万余名,覆盖所有行政村。

此外,安顺市司法局推动“人民调解”模式,整合律师、村居顾问等专业力量,形成“调解中普法、普法中调解”的良性循环,排查化解矛盾纠纷3.5万件,最大限度把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镇宁自治县推行“援调对接”,将法律援助引入疑难纠纷,62起涉农案件依法高效办结;紫云自治县青源村调解员黄华明六年调解纠纷500余件,成功率100%,护航高铁、安置点等重大项目落地……

服务“实”起来 法治成为营商环境“新名片”

仲春时节,黄果树风景名胜区游人如织,游客张先生感受了一场春风般的维权:购买的蜡染作品存在色差,从投诉至拿到退款仅用15分钟。“没想到景区处理纠纷比网购平台还快!”他感慨。

这得益于安顺市司法局黄果树风景名胜区分局创新的“菜单式调解法”。该局针对旅游纠纷“短平快”特点,推出“菜单服务、链条联动、嵌入管理”调解机制,面对游客投诉,矛盾调处中心集成“接单”、线上线下联动“出单”,反应时限平均不超过10分钟,高效化解涉旅纠纷。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安顺市司法行政系统主动融入“两城三基地”建设大局,以法治力量护航特色产业、重大项目、民生工程,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动能。

镇宁自治县作为蜂糖李原产地,年产值突破30亿元,但土地、合同纠纷时有发生。该县司法局创新“三度解纷”工作法,以司法服务的力度、广度、温度暖心排查、预防、化解矛盾纠纷,做到网格员“马上调”化解小纠纷,多部门“联动调”破解销售难题,专家“规范调”应对直播带货等新型矛盾,三年共排查涉农矛盾纠纷1200余次,化解蜂糖李矛盾纠纷400余件,助力产业轻装上阵。

为服务保障“两城三基地”建设,安顺市司法局挂牌成立贵州航空产业城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创新探索法治护航航空产业“1+4”(搭建一个平台、组建专业队伍、建立联动机制、深入摸排走访、开展监督审查)工作法,为园区企业提供合同审查、知识产权保护等“全生命周期”优质法律服务保障,为新时代基层普法依法治理提供有益实践。

奋楫扬帆再出发,法治安顺启新程。从普法阵地的“立体化”覆盖,到产业发展的“全链条”护航,再到基层治理的“多维度”创新,安顺市司法行政系统正以法治之力守护民生福祉、赋能安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苑庆磊

来源:云贵高原生活指南

相关推荐